融入建筑生态审美观

作者简介:
邱路(1970-),男,江西南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建筑生态研究;南昌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刘晓舒(1977-),女,江西南城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建筑生态研究;南昌大学 资产管理处,江西 南昌 330029 王昕(1977-),女,江西南昌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生态研究。南昌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原文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建筑生态审美观作为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随建筑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它有其自成体系的生态审美原则和具有“活力”“共生”“健康”等方面的特征。这些原则在建筑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其特征也在建筑实践中不断得到显现。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4)02-0108-03

      在人类日益感到生态危机的今天,我们确实不得不重新思考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审视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建筑而言,人们常把建筑视为艺术的一个分支,比做“石头的史诗”、“凝固的音乐”、“空间的艺术”、“塑造环境的艺术”等等。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时空里把握了建筑的某些本质和特征。然而,如今从全球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观察建筑:建筑及其活动是一种人为产物和人工活动,任何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都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在当代建筑和城市建设中,由于生态学观念和可持续性发展标准的引入所带来的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使得我们的建筑审美观从单一的注重建筑形式美发展为全方位、多视点的注重环境的新型审美观。

      一 建筑审美观的发展及意义

      自从地球自然环境中出现了人类及人类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包含审美价值取向变迁的四个阶段: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部落社会、早期文明的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后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建筑学也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建筑学、功能建筑学、空间建筑学、环境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等多层面的发展过程[1]。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从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辩论转向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二次环境革命,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概念、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后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就得象当年质疑“地球中心说”一样,对将我们带入了工业与技术文明的“人类中心说”提出疑问,取而代之的将是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审美标准。生态的建筑审美观就是在研究城市环境与建筑审美自身特点和感受的同时融入生态学的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和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有助于使建筑审美在对建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研究以及关注审美主体即人与人生活体验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

      二 建筑生态审美的原则和特征

      建设一个适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优美环境,始终是生态环境建设追求的目标。建筑生态审美观所体现的人与建筑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应成为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通过对建筑生态审美观特征的研究,深入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美的规律,以便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具体指导。

      (一)建筑生态审美的第一特征——活力

      所谓活力是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我们想要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地征服自然,也不是忽略自然条件,更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代替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的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因此,凡是造成对自然景观破坏、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巨额损耗等一系列破坏自然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物都可认为是具有破坏力或具有潜在破坏力的,这样的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时期,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其中通过对旧城文脉和特色的保护、老建筑的更新和改造利用,不仅有助于保持不同地区的城市特色,维持建筑文脉的延续,使它们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而且可以节约大量财力和物力,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二)建筑生态审美的第二特征——共生

      所谓和谐是指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征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与生态景观的和谐美。从地球形成开始,所有的生命就逐渐形成了相互作用平衡的网络体系。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这种共生性应该体现物尽其用、地尽其力和持续发展。

      物尽其用需要我们树立可循环使用的选材观念,首先应该考虑利用以往材料和设备的可能性;其次,在选用新材料和设备时,应该在最大范围内选用地方建筑材料。地尽其力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需要和活动的核心并且十分有限,城市建设改变了土地表面的组成和性质,影响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在建筑环境的开发和建设中,应该合理利用和调整土地使用方式,保持水土加大绿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覆土建筑,充分发挥了土壤的物理特性,节约能源并有效地防御或减弱了不利气候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区域气候环境。

      (三)建筑生态审美的第三特征——健康

      城市环境和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我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在争取达到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在生理、心理、现实和未来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且具有健康特征的建筑和城市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出发,重视人文历史、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因地制宜、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人口增长加快、住房就业困难、交通环境拥挤、气候变化异常等现象,部分小城镇滥砍滥伐、良田荒芜、水利失调、资源浪费等。这些在城市建设中普遍缺乏生态意识现象,势必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和运用建筑生态审美观,针对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加宜人的健康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