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向美学的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美]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纽约长岛大学教授,曾任国际美学学会秘书长、会长。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在表面并不相关的环境与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环境向美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修正关于环境的观念。本文依次分析了关于环境、景观、自然的不同的看法,指出,对环境的充分把握可以深深地影响我们对美学的理解。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4)05-0204-05

      如果不深入了解,任何两种事物之间似乎都不会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美学与环境之间也是这样。美学作为艺术理论,对有关环境的讨论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一方面,美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要对自然和艺术的意义进行哲学的探讨。另一方面,艺术,无论它们是什么样的艺术,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那是典型的人工创造,是石头、木头、金属、颜料、声音和字符等原材料的处理。艺术使这些材料远远超出了它们的常规形态。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比它们距离环境更远了,因为环境在其最纯粹的形态上就意味着自然界,而艺术则代表技能的顶峰。

      这种显性的区别后面实际上隐藏着深层的联系。粗粗看来,相互并列的那些东西似乎截然不同,但反复思考就会发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复合联系体。事实上,不独是艺术哲学,美学本身一向也包括自然美和对自然的崇高美的鉴赏。但是除了康德、谢林以及为数不多的其他一些哲学家外,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指向艺术,而不是指向自然界。美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所争议即与此有关。当我们感叹春日丛林中嫩黄星星花那优柔的美时,当我们赞美原野的绵延起伏、浩瀚宽广时,当我们怀着无言的惊诧观望日落灿烂的行进,或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沿着委婉的道路穿过临河小村庄旁的山丘时,我们都在对环境做作审美鉴赏。审美观念参与了我们对这些审美经历的理解。当我们被暴风雨中的缅因海岸隆隆作响的波涛所震撼,被尼亚加拉瀑布水浪充满力量的争流所折服,或敬畏于加利福尼亚山谷高耸的400英尺的巨大红木之时,同样也有审美观念参与了对环境的审美鉴赏。将美好、欣赏和崇高之类的概念应用于环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基本想法——即关于鉴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甚至还有一般意义的人类经验的构成的想法。惯常的那些关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解释,并不符合环境经验的需要。

      另一方面,从哲学,特别是从美学的立场探讨环境,要求我们修正关于什么是环境的观念。环境的观念如同所有基本观念一样,蕴含着深层的哲学构想——关于我们的世界的自然,我们的经验和我们自身,它们的内涵浩如烟海。对环境观念的影响不仅来自美学观念,而且来自伦理的、社会的,还有政治理论、政策以及实践。它们最终成为漫长的变革过程的开端,至少在各西方工业国家是这样。然而像过去常见的情况一样,这种文化转换先于它的哲学论证。而较早的哲学论证又与审美环境的观念有关。

      因此,美学研究与环境研究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可以互利,互相启发对方。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同时来开始我们的研究,来确定某些有关问题和重审各种答案,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首先需要提出这些问题。

      然而恰恰环境的观念本身就是问题。环境由什么构成?通常的回答是我们周围的自然,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行。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虽然每个人都离不开环境,而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远离任何自然场所。实际上,甚至连想要界定这样一个自然场所都很困难,因为在未受人类作用所影响的景观物的意义上来说,自然几乎早已从工业化世界中的所有地区消失了。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并不是原生的自然,它们是人类行为结果的显现。这些人类活动有的较早,有的正在进行。人类行为的结果有着不同形式:土地裸露侵蚀、露天采矿、人工造林、酸雨、土地表层和水的配置的改变、由于市区人工铺设地面迅速扩大而致的气候变化、各类植物和动物群的引进等等,现在还有臭氧层的破坏。由此造成的全球变暖太阳幅射增加,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地区能够幸免。

      然而环境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还仅仅刚开始进入程序,因为即使我们把概念大大扩充,从远古伊甸园的神活,直到再造的风景和人工修造的建筑,以及产生于其间的现存世界人口增长率,全部都收纳进来,仍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那种把环境视为场景的看法,脱离了人,把环境看作人们在其中追求个人目标的容器。这是一种对哲学家外在世界的地理学描述。况且“环境”很难由文化地理学家和文化生态学家来界定,虽然我们常常期望他们直接面对这些问题。环境的研究者们似乎设想存在某种“东西”,即一个环境,这个环境由我们的物理场景所构成。哲学家们也倾向于同意,有时还把文化和精神的场所也包括进去。习惯和词源导致我们把环境看作场景,这种观点隐含着某些既受到来自经验方面、也受到来自理性方面挑战的哲学假设。不管我们怎样经过充分准备来讨论,“环境”仍然是复杂的和难以理解的。

      应当说已经很清楚,我不是在通常的意义上谈“那个”环境,那只是惯常的表达方式,其中包含着一个隐含的意思,我们所遇到的许多困难正来源于此。由于“那个”环境使环境客体化,前者就把后者转变为一个实体,供我们当作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的实体来认识和交往。那么我们将“那个”环境定位在什么地方呢?在这种情况下,“外在”又在什么地方呢?我站在那里时环绕我的就是我的景观吗?“那个”环境就是我窗外的世界吗?或者是我房间和屋子的墙壁?是我穿的衣服?我呼吸的空气?我吃的食物?而这些食物经过新陈代谢成为我的身体;空气扩张肺部进入我的血液;我的衣服不仅是我最外层的皮肤,而且造就和识别出我的风格,我的个性、我的自我意识;我的房间、公寓套房或住宅界定了我的私人空间和世界。我在景观中行走、驾驶或飞行时,这个我活动于其中的景观就是我的世界。这个世界由我的理解来整理,由我的运动而界定,同时由于我给它加上了我的意志,风景同时又显示出我的体力,我的反映、我的经验,以及我的意识。我们中许多人甚至把生命耗费在电视和电脑网络的电子空间上。“那”环境,是身——心二元论的最后堡垒之一,在这里,我们想要凝神静思,由空疏、松散进到复杂的网络。网络中包括各种关系、各种联结,以及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理、社会和文化的条件。这些条件描述了我的活动、我的反映、我的意识,并为属于我的那个生活给定形式和内容。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外在世界,不存在什么外部,也没有内在可供我们避开敌对的外在力量。感知者(头脑)是被感知者(身体)的一个部分,反之亦然。人与环境是连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