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作 者:
陈炎 

作者简介:
陈炎(1957-).男,北京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断深入的。在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的体力和经验是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在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科学和技术跃居于生产力要素的首位;而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加以实现的: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其次是这种产品的衍生物,最后是实用产品中的审美附加值。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1-4721(2004)03-0023-05

      一

      “生产力”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核心范畴。根据后者的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这种层层演绎、不断推进的人类文化结构中,生产力便成为最革命、最活跃、最具有根本意义的力量。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的权威解释,所谓生产力,也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1]具体说来,“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或科学知识)及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1]

      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在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地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这种生产力的“主体”能力归结为“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的说法,却存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我看来,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智力、审美判断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历史性展开,便显现为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前工业时代,人们要利用自身的肉体力量与外在自然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即通过肩挑手挖的原始方式来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正因如此,人的体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农村公社时代的工分制度中得到直观的印证。除了体力之外,人们在打猎、捕鱼、放牧和耕作中也需要一定的经验,故而人的经验也是这一时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经验与科学不同,它作为个体的生产者日积月累而获得的感性知识,尚未演变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形态,因而只能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直接传授,不宜通过教育途径间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生产经验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甚至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这也正是古代社会普遍尊重长者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这一时代里,牲畜在生产活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无论如何,任何畜力都是由人力控制和驾驭的,否则它便不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要素。从这一意义上讲,畜力只不过是生产工具而已。

      到了以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出现了变化,即由人的体力和经验让位于科学和技术。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的体力和经验不再是生产力要素,而是说单纯的体力和直观的经验已不再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时代里,由于有了机械化生产,人们更多地不是通过肌肉的力量与自然对象发生直接的物质交换,而是借助机械的力量间接地改造自然。正如在渔猎和农耕时代,任何畜力都是由人来控制和驾驭的一样,在工业时代,任何机械都是由人来制造和使用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和驾驭牲畜主要依靠的是人的体力和经验,而制造和使用机械主要依靠的是人的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不同于体力和经验,它们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而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掌握的。因此,在工业化时代,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便成为一个社会提升其劳动群体生产力水平的主要途径。在科学的发明与技术的创造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渐渐显得比体力劳动重要起来,智力的优越者比体力的优越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历和文凭渐渐取代了日积月累的生产技能,有知识的精英也便取代了有经验的长者而成为社会生产的核心力量。当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作业取代了打猎、捕鱼和田野耕作的时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壮劳力”便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天然的肉体能力差别和后天的经验积累差距已显得不太重要。于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便代替了“尊重体力、尊重经验”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在继续。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2](P120)农、林、牧、渔业的充分发展,满足了人们直接的物质需求;机器制造业的充分发展,使人们的物质需求有了更多的剩余和保障。在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人们有可能用更多的时间来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产生了一种有关产业结构的区分,人们把农业称之为“第一产业”,而把工业称之为“第二产业”。在此基础上,费希尔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用以概括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以外的更高级的精神需求的生产活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工业中就业的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在工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中的就业的人数也趋于下降。经济学界把这种经济发展趋势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时至今日,第三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按照一般的分类原则,“第一、第二产业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不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它们在产品上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区别”。[1]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区别毋宁从消费经验的角度上入手更为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诉诸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第三产业则更多地诉诸人们的精神需求。正是在这种以诉诸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形式的“第三产业”中,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判断力便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在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后工业时代,美学和艺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

      在“后工业时代”,美学与艺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加以实现的。

      首先,是制造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艺术作为直接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并不始于今日,而是古已有之。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里,由于广大的劳动者既没有足够的剩余时间来进行精神享受,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去进行艺术追求,更没有足够的资讯手段来获得审美资源。于是,在古代社会里,审美和艺术活动基本上属于少数有闲阶层的事情,且与宗教和政治紧密相连,它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活动而非商业行为。无论是在奴隶时代,还是在封建时代,贵族阶级都曾拥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艺术作品,但这些作品很少进入流通领域,以商品的形式来实现其普遍的社会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