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悠久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作为审美主体,中国传统文人对水的审视绝不仅仅是纯客观的、外在的,而融合在其自身对人格境界的理解之中。大体上,中国传统文人的“观水”是一种物我交融的移情观照,其“乐水”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人格境界和人格理想之投射。这一点在儒家审美文化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一 “知者乐水”的“比德”传统 天人合一的元典文化心理与观念,使中国人在观照自然时总是将主体自觉不自觉地融于客体之中。中国人对自然的关注和审视,经过了由原始的顶礼膜拜、实用理性的功利观照和道德精神象征乃至对山水形态的视听愉悦和自由领悟几个阶段,而其基本审美取向是物我交融、情景合一、主客互渗的移情观照。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照从来就不曾满足于物我对峙、外在的纯形式描述和观赏,而总是从对自然景物外在形式的观照进入对其内在意蕴和意趣的探究,再进入物我交融的体验,乃至通过礼赞自然、怡神悦志而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审美和伦理顿悟。于是,“比德”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人自然审美观照的基本视角和基本态度。 有学者认为,“比德”观最早见于《管子》,管仲曾认为禾“可比于君子之德”。更有学者认为,“比德”观首先见之于中国的玉文化,如《礼记·玉藻》提出“君子于玉比德焉”;《荀子·法行》曾借孔子之口说:“夫玉,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柔而理,知也;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 其实,以水“比德”的观念更早于以玉比德或以禾比德,也使用得更为广泛。水是人类的生命源泉,人类生活一开始就与水紧紧连在一起。与其他各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在原生时期就有着种种与水相关的神话,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禹治水”。至中华元典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儒家和道家已经把对水的观照与人自身的生命、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儒家有“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的说法,道家则有“上善若水”(老子)的哲言和“望洋兴叹”(庄子)的寓言。这几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的内在基因和指归,即从对水的观照中体悟宇宙真谛和人生境界。老子为何说“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注:《老子》第八章。)最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所理解的宇宙真谛、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庄子“望洋兴叹”寓言则启悟水外有水、天外有天的宇宙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崇尚更为广博无限的人生境界。儒家之所以强调“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也正有着这种强烈的人格伦理动机。 最典型地反映中华民族传统山水审美观照观念的,是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命题。语出《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表面上看,孔子只是指出了自然审美观照中的一种现象,即不同道德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的欣赏有各自的喜好。知者为何乐水,仁者为何乐山?孔子没有明确解释,但似已规范了这样一种对应的审照尺度,即:“知者”所以“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而“知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同样具有动的特点;“仁者”所以“乐山”,是因为长育万物的山具有博大宽厚、巍然不动的“静”的特点,而“仁者不忧”(《论语·子罕》),宽厚得众,庄重沉着,同样具有静的特点。按程伊川的说法,是“乐山乐水,气类相合”。(《朱子语类》卷三二引)这里的“乐”,不仅是对审美客体的被动感受,还包含着审美主体对自然审美对象的一种主动性选择;自然现象能否成为特定的审美对象,很大程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品质和观念。从中可以给人们这样的启示: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好,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形式结构的缘故。因此,当代有学者以西方“格式塔”派同形同构说的完形理论来解释,认为这实际是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14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这是很有道理的。它使我们在这种看似较为简单的比附观照中,发现了远为深刻的审美文化心理和美学观念;它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对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独特理解,具有相当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山水比德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具有相当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致成为中国传统文人自然审美观照的一种基本尺度。孔子以后,战国和汉代学者纷纷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命题进行解释和阐发,形成了所谓的“比德”理论。《管子·水地篇》、《孟子》、《荀子·宥坐》、《尚书大传》、《韩诗外传》、《说苑·杂言》均有相关的记载和论述。鉴于题旨,本文着重关注的是古人对“知者乐水”的闸释和理解。 据有关学者考察,《论语》中“知”字共出现111个;除作动词用的“知”以外,作名词使用的“知”都来源于求知、好学的品德。(注: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139页,济南:齐鲁书社,1987。)《论语》中多处记载孔子及其弟子对水的道德化礼赞,大体都与知者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象相关。如《论语·子罕》记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表达了孔子通过对川流不息的观照所领悟到的宇宙永恒之原理。而所谓“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则成了中国儒家和其他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至真法门。且看古人如何论述水之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