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理想人格的追求

——毛泽东、邓小平理想人格观及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志军 男(1969-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博 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200233

原文出处: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从中国哲学史的背景看,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理想人格观都属于平民化理想人格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共产主义实践型的理想人格观,邓小平则以“四有”为核心对理想人格作了当代的新界定。共同的“平民化”致思趋向,理论产生的巨大感召力和社会影响,以及对社会价值系统的有效改进,这些构成了他们的理论的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是,由于社会背景、理论来源以及个人风格等的差异,也使得他们的理论具有一些相异之处,并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轨迹。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字号: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一些思想和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渗透进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他们的理想人格观可能是其中最富深远意义的理论之一。本文的目的是在总结概括毛泽东、邓小平的理想人格观的同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理论的同异,以及其中蕴藏的发展轨迹。

      一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共产党人不仅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也同时提出了塑造全新理想人格的理论,代表人物首推毛泽东。毛泽东提出的共产主义实践型的理想人格观,主要形成发展于民主革命时期,在延安整风时期走向成熟。作为共产党这样一个先锋队组织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来说,毛泽东对于理想人格的论述着重围绕共产党员的人格要求来展开。主要说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为人民服务是理想人格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的理想人格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先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性质和面临的伟大任务所要求的。作为一个始终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政党,必然要求其成员不以个人的私利为重,而以社稷民众的福祉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毛泽东赞扬白求恩就是因为他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从这个精神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0页。(下引此书1-4卷,同此版本))

      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演化为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被总结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群众观点具体展开为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和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始终认为,只有永恒地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之情,才能使共产党不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才能使每一个共产党员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思想上不断进步,工作智慧的源泉才能不枯竭。

      为人民谋福利,不仅指要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6页。)为人民服务表现于实际工作的一切方面。坚持为人民服务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出发,而不能只从个人的良好愿望出发,必须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

      二是理想人格要既具远见卓识,又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敏锐地认识到,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变中保持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完成中国革命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业,必须对革命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毛泽东看来,远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认识到未来的世界是赤旗的世界,共产主义必将实现。卓识,实际上说的是要掌握理论。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7页。)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页。),“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从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的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7页。)。

      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而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毛泽东把它拿过来,对其作了富有创造性的阐释,而这一理论成果的获得浸透了中国革命遭遇挫折的教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在党内有两种表现形态: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纠正这两种偏向,必须使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各自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8-819页。)

      三是理想人格应有英勇的革命气慨和高尚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非常恶劣和危险的环境中进行的,因而,首先,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要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气魄和责任感。他自取名“子任”,表达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决心,并曾与肖三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勉。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就能不问代价地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他还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60页。)共产党员还需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襟怀坦白、忠实、积极,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