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

作 者:
赵晖 

作者简介:
赵晖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210097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形成,一方面与时代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直接有关。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后,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民族自信心在内容和实践上有新的发展。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具有继承性、科学性、人民性等主要特点。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学习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民族自信心在毛泽东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和鲜明。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于当前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振奋民族精神,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

      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的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一个民族由于认识到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平等地位,认识到自己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崇高价值,因而产生的对于本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光辉灿烂前景的确信,这便是民族自信心。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产生和形成,是由一定的客观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1 〕这种继承,自然也包括作为民族意识的民族自信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民族内部的社会关系,乃是毛泽东民族自信心产生和形成的客观基础。

      1893年,毛泽东出生在有芙蓉之国美称的湖南。家乡湘潭韶山水秀山青,粮牧皆宜,农林并举,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童年时代的毛泽东在家乡自然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和熏陶下,逐渐培养和巩固起对诞生自己、哺育自己的故土、故乡的深厚感情,产生了民族自识、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感。

      毛泽东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的50多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国列强的入侵掠夺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腐朽黑暗统治下,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毛泽东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度过的。

      20世纪初,维新思潮在中国仍很风行。1906—1908年间,毛泽东从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两本书中,初步了解到了中国的时局,对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境况感到十分担忧,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10年左右,毛泽东读到了《新民丛报》。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宣传影响下,他进一步认清了世界大势和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民族觉悟和民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1911年,毛泽东在借阅《世界英雄豪杰传》后,对同学肖三说:“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起来,要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经过八年战争之后,才得胜利,建立了美国吗?我们也要准备长期奋斗!”〔2〕他给自己取名“子任”。 此时毛泽东已经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要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1911年春,毛泽东来到长沙,他从资产阶级革命派办的《民立报》中了解到孙中山和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了解到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七十二位烈士英勇殉难的消息。革命党人英勇献身的壮举,更增强了毛泽东为中华民族奋斗献身的决心。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并未改变,中国仍然受到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当时尤以日本帝国主义最为猖狂。1915年,湖南出了一本《明耻篇》小册子,揭露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读后,异常愤慨,在该书封面题词:“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周刊上发表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对中华民族的前景充满信心。他满怀激情地预言:“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洋溢于毛泽东笔下的豪言壮语,是他对中华民族光明前途信念的由衷流露,是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形成的标志。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形成,一方面与时代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直接有关。一个人民族自信心的确立和维持,是建立在对本民族历史上所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毛泽东从8岁起开始读私塾,先从《三字经》开始,继而点读《论语》、 《孟子》和《诗经》等,后来又读《公羊春秋》、《左传》等经史书籍。他还特别爱读《精忠传》、《水浒》、《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1914—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接受了系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他认真研读唐代思想家韩愈的著作《韩昌黎全集》和南北朝时期梁朝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秦汉以来的古文文集《昭明文选》,他还喜爱读东汉孔融、南宋陈亮和叶适等人的著作。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和明末史地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毛泽东爱不释手的著作。从毛泽东当时的学习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从古代到近代,涉及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一大批思想家和文章家。青年毛泽东已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渊博的历史知识。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广泛深入学习,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艰苦勤奋、富有智慧的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充分的认识。他对中国古老的历史,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革命传统,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对无数先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力量产生了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尊严感和自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