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974年,陈云同志受周总理的委托,就外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不少指示。 陈云同志一生注重调查研究。1973年的《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一文记载:他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汇报时,指示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调查研究。他说这是因为现在的情况变了,过去我们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现在改变为75%面向资本主义国家,供求关系、货币关系的变化通通反映到外贸上来了,因此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他指示恢复金融研究所,了解国际金融和货币问题,特别是对外国银行给我们的透支便利进行利害估计。他强调,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 在当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向国外举债,一般干部的思想障碍很大。陈云同志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在同一篇文章中指出,只要承认是好事,就可以找出理由来,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当然这可能犯错误,但是谁不犯错误?过去没有75%对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现在形势变了,有些同志没有看到,所以要向他们解释。 陈云同志的对外开放、举借外资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的总水平等。他在1979年《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一文中,就“外资还要不要,外国技术还要不要”的问题,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一定要,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在同年的《同心协力建设好宝钢》一文中,则指出,现代化当然主要靠自力更生;就引进工作来讲,他认为既要买工厂,又要更多地买技术、买专利。 陈云同志的建议被普遍接受以后,又出现另一种偏向,一些同志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主张借外国人的钱把钢铁的发展都包下来,把冶金机械制造也包下来,似乎发展我国工业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外资。陈云同志在《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一文中,对这种偏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单独突出钢铁破坏了按比例原则,经验证明这种办法不能持久,而且银行贷款要经过好多调查,确有偿还能力才借给你。此外只看到可以借款,只看到别的国家发展快,没有看到本国的情况,这是缺点。因此在同年的《关于财经工作给中央的信》中,特别提出借外债必须充分考虑还本付息的支付能力,考虑到国内的投资能力,基本上做到循序进行。 既然举借外债需要还本付息,因此,陈云同志指出要找增加外汇收入的来源,光靠农产品出口不够,要多找门路。一是出口工业制成品。在1973年《利用国内丰富劳动力生产成品出口》一文中,主张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优势出口制成品,以增加外汇收入。以棉布为例,我国工人的工资比美、英、日三国工人工资低得多,因此这三国生产棉布不合算;印度、巴基斯坦、埃及都生产棉布,但纺织工业的水平不及我们,因此,在棉布出口方面我们很有搞头;我们有劳动力,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买到国外棉花,加工棉布出口,可以赚一笔钱。他认为那种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是依靠外国,不是坚持自力更生的说法,是不对的。早在1961年《做好外贸工作》一文中,他就提出出口商品都应该有生产基地。基地出产的东西,生产稳定,产量大,质量好,成本低。要保证出口,就一定要搞商品基地。二是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山川壮美,古迹甚多。它们都是不能移动的,无法出口。但是由于运输工具的便捷、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人们旅游热情的高涨,有条件将旅游者或者是风景的消费者送到风景区享受美好的风光。陈云同志在1979年的《关于当前经济问题的五点意见》中,指出要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认为旅游收入实际上是“风景出口”,可以年年有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三是奖励工艺品出口。陈云同志在1961年的《做好外贸工作》,1973年的《工艺品出口问题》以及1974年的《对港澳贸易问题》中,都提出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的出口,它们或是产品货源充足,或是副业生产,价格低廉但可积少成多,是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华侨爱吃爱用的祖国特产,可以争取多出口。从地区上讲,港澳是当时现汇收入占第一的地区,也就是进口成套设备和器材所需外汇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港澳贸易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陈云同志以上的论点,对我国今后的对外开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