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总结出了一条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就是:要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资本主义就是祸害。”令人遗憾的是,各落后国家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都相当程度地背离了这一原理,对资本主义过早地采取了绝对否定的政策,以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其优越性无法显示,社会主义竟成了贫穷的代名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也不例外。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曾经有过比较清醒的认识,因而能够获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源源不断的支持和由衷的拥护、从而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的话,那么,它在领导人民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就过于简单和片面了,以致共和国这艘巨轮在奔向现代化进程中几乎瘫痪。毋庸讳言,这一切又与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息息相关。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过程。这就是青年时代的片面否定;中年时代极力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合理因素;晚年则过分强调同它的对立和斗争,要让资本主义“绝种”于中国大地。今天,全国上下,都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回顾一下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及前后不同的变化,相信对我们理解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一 毛泽东最早对资本主义提出看法,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和主办《湘江评论》期间。这时的毛泽东凭着初生之犊的满腔革命热情和对旧社会制度的无比憎恨,把资本家和教会、君主国家并列一起斥之为天下之恶魔。他认为,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依赖的是知识、金钱、武力这三种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削多数贫民的公开利益;他们同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是“贫富”、“智愚”、“强弱”根本不同的阶级。“几个人享福,千万人要哭,实业愈发达,要哭的人愈多。”因此,为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他呼吁民众必须联合。联合的民众“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很明显,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思想激进,对资本家不分清红皂白,一概归之于革命对象之类。更甚的是,他对从外国资产阶级模仿而来的那一套学校教育也不赞成。〔1〕 二 毛泽东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几乎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同一个时期。此后,毛泽东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洪流。这时,善于向实践学习的毛泽东逐渐改变了他过去对中国资本主义那种偏激的认识。1923年毛泽东在《北京政变和商人》一文中提出,唯有全国商人、工人、农民、学生、教职员,乃至各种各色同受压迫的国民建立严密的联合阵线,革命才能成功。毛泽东曾一度认为是恶魔的资本家此时已被他认同为实现革命成功必须联合的力量了。1925年底和1926年初,毛泽东在所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和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两文中,一方面明确地肯定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在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另方面又明确地提出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这里的各革命阶级具体说来就是: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农)、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从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两个方面对中国资产阶级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中国资产阶级由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部分构成,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应具体而论,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着革命性和斗争性、动摇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性。因此,毛泽东得出结论并告诫全党,“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2 〕这篇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文章对中国资产阶级如是分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927年,如火如荼的大革命中途夭折,全国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曲折。他一度认为“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应该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但是他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敏锐地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因此,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又回到了正确立场上来。1929年1 月红四军司令部和军党部发布的两个布告明确宣布:共产党现时对于城市商人采取“保护贸易”的政策。这些保护私营商业的政策,对活跃根据地的经济,满足军需民用起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坚决反对在土地改革中侵犯资本主义工商业或实行过高的劳动条件、过高的所得税率以及其它打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左”的冒险政策。他认为。只有容许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争取和实现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才能“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为此,毛泽东及其拥护者们遭到了“左倾”教条主义者们的无情打击,被扣上“富农路线”和“投降主义”的大帽子。显然,这对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斗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