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金融机构外部环境方面 能够对金融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大优势,另外,与社会审计组织相比国家审计机关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惩处。因此国家审计应在为金融机构低风险运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提高贷款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净化金融运行环境 首先是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审计,特别是真实性审计,查清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情况。此外,还应加强对社会审计组织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打击会计领域的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金融机构能够依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的信贷决策。 2.促进我国经济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首先应注意收集和归纳原有法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为政府和立法部门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使其更加完备;其次要认真研究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政策的变化如利率市场化、经营多样化、规模扩大化等,在审计工作中注意发现现行法规中与其相悖的内容和条款,及时反馈给政府和立法机关,为宏观决策和健全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再次是发挥各级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注意收集地方经济法规与中央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此外,还要通过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减少人为干预,使金融机构能够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发展。 (二)在审计业务方面 1.进一步突出资产质量审计这一重点 资产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金融风险的最重要标准。金融审计应进一步突出资产质量审计这一重点,并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路子,不仅要注意审核反映资产质量的数字的真实性,更要注重分析资产质量低下的原因,提出改善资产质量的有价值的建议。 2.提高宏观意识,增加专项调查数量 金融审计应加强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研究分析,并注意研究和了解国家领导层希望掌握哪些信息,制订更多有价值的调查专题。审计机关与其他综合部门相比,是在对相关会计经济数据进行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撰写报告的,因此由此所形成的报告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审计机关应开展更多有价值的专项调查,并多从宏观上撰写综合性的调查报告,为国家宏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3.加强对金融业务知识特别是金融创新方面知识的学习 国家审计的一个劣势是部分审计人员对金融业务不够熟悉,有碍国家审计在金融监管中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国家审计就应扬长补短。审计人员应加强对金融业务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有关金融创新知识的学习,更好地了解会计数字所反映的实际业务。 4.加强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审计力度 目前,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和测试只是审计机关在开展全面审计之前的一个调查步骤。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因此,在今后的金融审计中,有必要将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审计单独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进行全面描述和客观评价,并对其存在的漏洞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5.加强与银监会等其他监管部门的沟通 国家审计在金融监管的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整体效率,国家审计应与银监会等其他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如可以将国家审计的会计专业性与银监会的金融专业性结合起来,组成联合检查组共同完成一些监管项目等。 (三)在审计创新方面 1.注意对新生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向纵深发展,金融机构的赢利模式将发生变化,中国业务和表外业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机构为了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将推出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为分散风险而设计的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反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由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在整个金融风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审计创新应紧跟金融创新,在防止新型风险的发生上发挥作用。 2.探索对金融机构进行实时监管 目前,国家审计主要是一种事后监管,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管作用,审计机关应积极探索对金融机构的实时审计,尽量做到对金融机构所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及其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核监督。金融机构是我国电子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这也为国家审计通过计算机联网开展实时审计提供了硬件基础。 3.开展对银监会的审计,尤其要注重检查其履行监管职能的情况 能够对监管者进行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大优势。银监会成立后,国家审计应当对其开展审计监督,尤其要注重对银监会履行监管职能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银监会是否履行了应当履行的所有监管职能,履行职能是否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履行职能的效果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