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企业审计改革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陕西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新的企业产权关系对企业审计的影响

      1、审计主体多元化。

      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倾向以及平等关系的维持,必然导致审计主体的多元化与平等关系,这对国家审计的统治地位产生了影响。因为:(1)国家审计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倾向,而私营企业的业主难以接受其所实施的审计行为;(2)由于公共资金和私人资本具有完全不同的产权关系,这种权利主体上的差异使得国家审计只能局限于对公共资金的监督;(3)私人资本在迅速扩张,这必然要求民间审计在审计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

      2、审计范围协调化。

      我国审计制度已结束了初创阶段,审计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企业产权不清,以及国家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使得不同审计主体在监督的范围上存在大量重叠,导致审计工作整体上的低效率。

      3、审计目的的多样化。

      审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服务活动,不同的审计主体服务于不同的利益团体,审计充其量是一种维护特定产权的工具。努力消除具有特定产权的利益团体对审计提出的具体要求所具有客观差异是不现实的,因而,审计的目的无法一元化。

      4、审计重点固定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了明确的权责关系,由于产权清晰化,企业对政府的依附消失,从而切断了企业与政府的传统联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下,国家审计机关只能以所有者代理人的身份行使法定范围的经济监督权,它的行政行为受到产权关系的严格约束,因而它对企业监督的内容也被依法规定下来,审计重点趋于固定化。

      (二)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建立新型企业审计制度的构想

      1、以产权关系为基础确定审计主体的服务对象。

      产权关系包括了财产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多种权力关系。产权关系决定了审计人作为审计主体,必须为财产的所有者服务。目前由政府领导审计机关的体制是基本上可以满足对企业审计需要的。民间审计自身的利益依托于财产的所有者,它必然要为企业的财产所有者服务。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处于雇员的地位,他们只对雇主负责。

      2、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划定审计主体的监督范围。

      由于产权关系的差异,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处于不同的所有权统驭之下,代表着不同集团的经济利益,因而,它们理应具有完全不同的审计范围(如图所示)。

      3、以产权关系为基础选定审计职能的常规形式。

      不同的财产所有者对审计具有不同的要求,这意味着审计必须以相应的职能来满足这些要求。以产权关系为基础来选定审计职能的常规形式,将国家审计职能定为监督、民间审计职能定为鉴证、内部审计职能定为评价,是符合我国企业审计的实际情况。

      4、以产权关系为基础选择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式。

      (1)从审计内容上看,民间审计与国家审计对企业应以定期审计为主,即以决算审计为主。至于内部审计,则以日常连续审计为主,可以不对决算报表进行检查。

      (2)从审计时间上看,由于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主要是为审计委托人提供历史资料或经济事实的审查意见,以使财产所有者对产权的变动了如指掌,因而,通常以事后审计方式为主。

      (3)从审计关系上看,国家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企业依法进行的强制审计,但由于产权关系的特殊性,民间审计则主要是受企业委托进行的自愿审计,在民间审计组织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内部审计无论审计与否,以及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和审计体制等均由企业确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审计是权力分化的产物,它依附于财产所有权,并根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产权关系出发讨论新型企业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一种尝试,它导引出了企业审计与产权联系的新问题,使我国审计界不得不予以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