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国家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 者:
程静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上海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审计依据过于抽象化,与国际审计准则仍存在着差距

      我国现行的审计准则仍比较抽象,过于原则化,尚需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在提供同类审计活动的信息、增强与他国审计的可比性、提高国际使用者对我国审计信息的信赖度及利用度、加快资本的合理流动和国内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二、审计对象将出现变化,原有国家审计对象的数目会有所减少,重点会有所转移

      随着国家审计对象的变化,国家审计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型国有经济实体,主要是单一的国有资产控股企业,这部分属于没有外资介入的单一国有经济;另一部分是有外资的介入,控股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的企业。二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包括国家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支出,以及国家管理的福利性事业、公益性事业支出等。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提高国家控股企业的效益,以及确保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福利事业的正常运作,都需要认真研究与应对。

      三、审计目标尚待进一步明确,以往财政资金审计只重真实性、合法性,国有企业审计只重效益性,已不适应入世后的经济发展要求加入WTO后,随着审计对象的变化、内容的调整,国家财政资金是否高效使用已成为审计目际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将关系到国有经济是否能成功应对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挑战,保持自身发展潜力的问题。财政资金审计目标偏重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明显不适应入世后的要求。此外,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往的审计目标偏重于财务收支合规性、效益性,较少考虑其经济活动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加入WTO后,不能仅仅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还要考虑企业效益是否同社会整体效益相协调,因为社会整体效益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环境保护,以及持续吸纳外资等一系列问题。关注社会整体效益,已成为今后审计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四、审计方式存在明显的欠缺,审计活动中注重事后审计和经验性审计,忽视前瞻性审计及审计中的科技含量的问题较突出目前,我国现行的审计方式存在两个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对被审计对象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重在进行事后审计;二是现行审计活动所运用的方式,主要凭借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很少采用定量技术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加入WTO后,国家审计信息的使用范围及对象会发生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会更加关注和使用我国审计信息,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较重要的影响。变革传统的审计方式,确保审计信息的客观与准确,获得国外使用者的广泛认同,将是今后审计工作重点努力方向。

      五、审计风险将加重,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虚假的财务信息,使入世后审计风险进一步增大

      入世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客观上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强监管。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这无疑造成了审计依据和审计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此外,由于利益驱动,审计客体提供不完整的会计资料,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加上计算机财务处理为造假提供一定的空间,也进一步加大了审计风险。

      六、审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将成为入世后审计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入世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入世后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我国审计面临的新的挑战,尚缺乏充分认识;二是现有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三是外语水平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还有待加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