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如何辨别错与弊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审计与理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从技术特征看

      错误也称为过失。财会人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类失手和偏差。这种错误与其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有关,也有部分错误与其熟练程度无直接关系,从会计实践上看,只要财会人员经手足够量的业务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定比例和一定数量的过错,尽管这一比例较小。目前许多单位采用了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代替或部分代替了人工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也不免会出现各种偏差,如发生了计算机病毒、停电、机器系统故障等导致数据丢失。

      舞弊是指行为之故意,是有目的、有预谋、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违法乱纪活动。因为它与法律相悖,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它见不得人、不敢公开于众,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掩人耳目,较难被人发现。

      二、从鉴别的特征来看

      错误作为过失行为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看不出任何企图和不轨。过失是行为人无预谋的举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过失一般是公开的,行为人没有进行掩饰和假装,无需进行包装。在审计过程中,当事人的态度是积极的、配合的,一般无不良心态即对查账心态平衡,仪态从容。过失与行为人的利益得失无关,行为人不能得到什么利益和好处,有时甚至会造成自身工作的损失、浪费,增加相应的工作量。舞弊是行为人之故意,作弊的地点、时间、手法、数量金额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由于作弊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相容,为了免受惩罚,行为人要对会计信息精心乔装改扮,要混淆视听,使人难以发现其真相。同时作弊的行为人心理上存在弱点。因为他通过舞弊得到了一定的利益,但同时也得到了一份隐患和威胁。审计人员的工作必然拉动这根敏感的神经,引起作假行为人的不安和恐慌。作弊人在作弊时或是利用职务之便或是利用领导的信任、默许,为自己及所在的部门、单位得到现实或潜在的利益。也有的舞弊是利用了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健全和管理制度的混乱捞实惠。

      三、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

      过失表现出来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技术型错误:财会人员由于对专业工作的陌生和对相应技术运用不当所造成的错误。如凭证填错,记账方向出错,数字位移等。多发生在刚参加工作的年青人或未经系统训练的会计人员身上。

      习惯性错误:由于习惯性因素造成财会人员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操作差错。如将几个零连笔书写,某些字书写潦草,不易辨认导致错误等。

      条件性错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如缺乏计算工具,账簿质量差,复写纸质量低而造成书写或计算有误。

      操作性错误:财会人员操作不当出现的过失而导致的错误。如计算机按键错误、笔误等。管理性错误:由于管理薄弱,基础工作不齐备,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而使财务人员发生错误。责任性错误:由于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的错误。

      舞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账面作弊:假账真做,即伪造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更改其内容和价值,设计出虚构或不实的会计事项,通过填写凭证、登账、编制报表,完成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真账假做,即对已发生的真实、合法的经济业务不按会计准则办理,违反核算程序和方法,隐瞒真相。另外按照其主体不同表现为个人财务作弊、勾结作弊和单位作弊;按照其在会计资料中的表现,反映出来为原始凭证作弊、记账凭证作弊、会计账簿作弊、财务报表作弊;按照作弊发生发展的程度表现为偶然性作弊和经常性作弊。前者发生和发展的程度较低,一般为新手所为,为了某些特殊需要,其影响和危害性较小,但隐藏的程度较深。后者属经常性行为,行为人积累了一系列的经验,对付审计人员的手法较多,影响与危害较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