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1、电子帐取不出来。由于没受过专门的培训,非计算机专业的审计人员对电子帐相对陌生,更不用说自己到计算机里读取。只能依靠专业人员或被审单位的极力支持。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或被审单位不极力支持,"没时间打印纸制帐本,数据在机器里,自己去取"一定会让审计人员很尴尬。这种情况已经在某县审计局审财政局时出现过。还有些单位,为了应付审计,专门提前几天,加班加点为审计部门打印纸制账本。这种现象以后会越来越多。其实只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审计人员就可自信地说:"把口令拿来,把说明书拿来"。 2、不能对电子帐进行审计,对大容量的电子数据更是无从下手。由于数据的冗余性,相对完善的电子帐务系统的电子数据存储格式与打印出来的纸制帐本格式不一致,需要对电子数据进行重新组合,才能得到与纸制帐本一致的格式来。由于没受过专门的训练,审计人员不具备对电子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的技能,对电子帐的理解不如纸制帐本那么直观,也就不能对电子帐进行审计,由于有限的数据库管理技能,对大容量的电子数据更是无从下手。 3、经济业务量越来越多,面对大容量的电子数据,手工审计所能顾及的审计范围相对越来越小,审计风险逐渐增加。审计风险与审计范围成正比,由于手工审计固有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到审计范围随业务量的增多而扩大是很困难的,因而审计风险不可避免。 计算机辅助审计带给审计机关的机遇 1、利用辅助审计软件节约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如果只针对财政总预算会计这一块业务的审计,在同是一个人的情况下,审计所花时间平均要节约70%以上,而且效率、准确率以及审计的范围都远远高于手工审计。如2001年某省厅财政处在审某地的财政决算时,上午进的财政,中午就能拿出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之间人均经费的巨大差距的比较,这在手工条件下,几天都很难做到的。 2、利用通用软件(如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辅助审计,能全面、准确处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的经济业务数据,降低审计风险。2001年,某省厅财政处在对某采购中心、某地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时,用EXCEL软件对该采购中心收取标书费、中标服务费,对该财政局建盖培训中心的资金来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短时间内实现了对采购中心的收费、记账情况以及财政局建盖培训中心的资金来源情况的详细审计,这在手工条件下是很难短时间做到的。又如:某市审计局2002年在审计某市某医院时,通过计算机用EXCEL软件对该医院上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复核、计算,1人2天就完成了手工条件下5人5天也不一定能准确完成的工作量。促成该医院补缴个人所得税46万余元,而之前有关部门才对该医院的个人所得税作过专项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树立了审计机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