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有关标准。 ①能够体现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时要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尤其不能与财经法规制度相抵触。同时,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经济活动要有不同的法规和政策约束。②能够涵盖现代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由于现代企业经营规模大,业务复杂,经营管理权分散,内部审计制度必须覆盖本企业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才能达到有效地控制和约束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投资、分配、决策等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其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③能够形成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现代企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接受外部监督,并实施内部约束,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④能够健全企业的经营机制,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进行内部审计。⑤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有可能危害着社会,如自然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水的超标准排放等。 2.选择最佳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对于现代公司制应根据其自身特点采用“双层领导模式”,即内部审计机构受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的双重领导,这种模式相对独立性较强,在业务处理上也有较强的权威性,能很好地开展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业务。具体做法是:建立审计委员会,独立于公司的其他职能部门,同时接受董事会和总经理的直接领导,公司监事会行使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权,并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内部审计机构执行某些审计业务。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应实行“董事会领导模式”,即内部审计在董事会领导下工作,相对独立性强,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具有权威性,不但能进行“上审下”业务,也能开展“同级”审计,能很好地执行内部监督职能。具体做法是:在企业集团最高领导机构(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下设一级审计机构。一级审计机构是整个集团内部审计的主体,负责对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和核心层企业实施审计,在具有独立法人的紧密层、半紧密层企业设立二级审计机构;在松散层企业不设立审计机构,而派驻审计人员或委托审计兼职人员。二级审计机构接受本企业法人代表和一级审计机构的双层领导,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应由一级审计机构认可,这样就构成一个以一级审计为主、二级审计为辅的独立的内部审计系统。 3.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从专职审计人员方面来看,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既要精通会计核算,又要熟悉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还要有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疑点,排除层层障碍,以保证审计结果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自觉抵制方方面面的诱惑,不以任何理由从被审计单位中谋取私利。 4.确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其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也有所不同。一是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审计资产、负债、损益是否真实;帐务处理是否合规;税后利润的分配及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否合法;是否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确保企业财产的保值增值。二经济效益审计,则应在采购环节上审查采购部门是否按计划采购,采购成本是否真实;在生产环节上审查生产成本对效益的影响,审查降低成本的方案是否可行;在销售环节上审查销售网点的工作能力及销售货款的回收情况等。三专项审计,则是对企业领导和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或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四经营责任审计,主要是开展承包经营责任审计,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承包经营的经营业绩,同时也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依据。 5.建立规范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两方面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审计程序,是进行审计工作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必不可少的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被审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初步分析审计风险;拟订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组织审计小组和审计人员;取得有关审计活动的背景资料,拟订审计方案;编写审计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的所有资料,并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验证,逐一记入审计工作底稿。报告阶段主要是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将审查所得的结论、凭证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写成书面报告,经审计机构的直接领导人签字后报送给有关单位和部门。后续阶段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加以改正,报告所提出的意见是否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