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排序:确定内审对象的有效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湖北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风险排序法:它先对潜在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评值,将其按风险分值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然后结合审计资源,确定审计对象,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其意义在于克服确定内审对象时的随意性,使内审部门有条不紊,有的放矢的开展内部审计。

      一、识别潜在审计对象

      内部审计师因工作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更多划分潜在审计对象的标准可供选择。选择划分标准时主要考虑开展内部审计的目的,以一种标准为主,综合考虑其它各类标准,将内部组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部分作为潜在审计对象。

      1.按业务循环划分审计对象。将组织简化为营销和销售、存货管理、资本性采购、人事薪金、采购和付款这五种业务循环,审计师就可以对范围较大的关联活动进行系统的检查。

      2.按职能部门划分审计对象。按职能部门划分审计对象,其结果与传统组织的组织结构相符合,便于操作和理解。一般服务业的职能部门包括营销、财务、管理、会计、人事、设备管理以及从事特定服务的部门。零售业存在采购和存货管理部门。制造业还包括制造职能。

      3.按项目划分审计对象。企业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有时是按项目进行的,如基建项目、基础研究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等。按项目划分审计对象可能难以覆盖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按这种划分方式对重大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常常能明显的为企业增添价值。

      4.按决策中心划分审计对象。这种划分方式与责任会计体现的思想一致,按权责利相互对应的原则将企业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分别确认审计对象。想以组织中较大规模的部分作为审计对象,可以按决策中心划分。

      5.按地理位置划分审计对象。跨地区的大型企业,其内部组织分布的地域广。将地理位置临近的组织归集到一起作为审计对象,能方便审计工作,节省工作中的差旅费。按地理位置划分审计对象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地域跨度小的企业,辟如将各办公楼和各大楼中的不同分部、部门,按其楼层进行划分。这种标准过于简单,往往要与其它因素结合考虑。

      6.按会计系统划分审计对象。开展资产负债表审计、损益表审计时,是按财务报表的种类划分审计对象。内部审计可以针对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工资账等进行专项审计。

      二、选择风险因素并确定其权重

      1.制度风险。外部制度风险作为环境风险考虑。这里的制度风险仅指内部制度风险,它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质量越低,风险越大。内部信息系统的电脑化程度,会计系统的变更,对公众公开的程度等是此方面更具体的风险因素。电脑化程度越高,业务经手人员越少。越能降低发生技术错误的风险,但会增加资产和信息失控的风险。会计政策、会计人员的近期变动通常会增加出错的风险。单位对公众的透明度低,出现行为不当及低效率现象的风险高。

      2.经济环境风险。它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法规,金融和经济趋势,组织的竞争环境等。组织的经营活动与政府的政策法规相容程度的政策法规,金融和经济趋势,组织的竞争环境等。组织的经营活动与政府的政策法规相容程度越高风险越低。

      3.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道德素质,管理人员承受的任务压力,要职人员的近期变动都直接影响组织的风险。

      4.业务活动风险。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会影响组组的风险,越复杂,越易变动,风险越高。另外还要关注业务的萎缩或扩张趋势,业绩每况愈下时,管理不员歪曲财务信息。可能导致恶性循环,扩大组织风险;组织扩张时,工作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可能使组织面临成本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

      5.财务活动风险。资产的规模、流动性、对应的业务量、涉及的金额是财务活动风险的主要组成因素。当投入某领域的资产总额大,在该领域内以费用和收入形式流动的财务资源多时,风险大。资产容易流出组织,容易变现,则其被盗的可能性大。资产承担的业务量大,则其损耗程度以及维护不足的程度高。因此,要对规模大的资产予以特别关注。

      6.其他风险。评价潜在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时还要考虑以下历素。如,上一次审计的日期及结果,管理人员对审计结论的接受程度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潜在审计对象离总部的距离等。

      六大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要分别确认其权重。如:某企业整体风险的30%来自内部控制风险,20%受管理人员的能力的影响,15%受管理人员的正直程度影响,15%受资产规模影响,20%来自经济环境风险。

      三、评价潜在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

      该方法的第三步是量化潜在审计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大小。一般将风险水平设定为五级,对潜在审计对象的各类风险水平进行评价,5分表示最高风险,1分表示最低风险。

      风险排序法的第二步与第三步都涉及对风险重要性的评价,但所站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后者是从潜在审计对象角度考虑。这两步对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专业判断能力要求高,其完成情况决定了是否能正确选择审计对象。审计师可以采用风险价值法(VAR)确定入选的风险因素以及潜在审计对象的风险程度。此处运用风险价值方法,就是确定在一定时间一定概率下,潜在审计对象因风险因素的不利变动对企业价值造成的最大损失量。根据损失量的大小评估潜在审计对象的风险水平。例如,假定一年以内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中价格风险会出现不利变动,该不利变动对企业造成的最大潜在损失在采购部门反映为30万,在车间反映为3万,那么经济环境风险因素项目下采购部门的风险评值就要高于车间。当经济环境风险在企业总体风险中占有较高权重时,采购部门将被优先纳入审计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