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 一是事实不准确,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这时,审计人员应当对这些证据重新进行必要的审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充足性。如果新证据能够成立,那么对原《审计报告》所列举的“事实”,就要进行修改。二次进点调查,尽管会增加工作量,但我们必须这样做。 二是对问题的定性有不同看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复核问题的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定性和法规依据是否恰当。有时候,问题的情节有出入,也会影响定性。所以,需要仔细判断。 三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不同意见。例如,一项投资损失,究竟是决策失误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这需要仔细地进行再分析,不能简单化。在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秩序比较乱,法制又不健全,企业受骗上当的事是常有的。要把这项投资损失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体进行分析,找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并且分清哪个是主要的,才能使分析恰如其分,令人诚服。 四是对处理、处罚有意见,认为不恰当,太重了。处理、处罚是由审计机关决定的事情,审计组的责任是把事实查清,定性搞准,运用法规恰当,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处理、处罚意见,提交领导决定。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企业法人和相关责任人“建议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应特别慎重。要分清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前期企业法人的责任与当期企业法人的责任,是为了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有意违法违纪,还是不熟悉经济法规所造成的,等等。 《说明》写法的几个具体问题 1.标题。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标题可能很长,如果我们原文引用过来,放在《说明》的标题中,就更长了。例如:《关于A公司对〈关于对A公司经理××同志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的几点说明的说明》。这个标题中,出现了两个“说明”、两个“对”,《》号也分单、双,念起来别扭。改成《关于A公司对审计报告反馈意见的说明》,这个标题就比较简洁和准确。在这个标题中,不是原文引用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标题,而写成“反馈意见”;《审计报告》也不写全称。这样写,意思是明确的。 2.要有个小“序言”。在“序言”中,指出收到反馈意见的时间,概括说明反馈意见的内容要点,比如:“反馈意见提供了一些新的事实,对有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作了进一步说明,对个别问题的定性提出了不同看法”。还要表明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态度和处理的原则,例如:“反馈意见对我们修改、完善《审计报告》是有益的。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现对反馈意见中所提出的问题,作如下说明。” 3.切实做到有的放矢。《说明》类似于答辩词,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人家提出的问题做说明。人家提出事实有出入,我们就讲事实;人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看法,我们就分析原因;人家认为定性不准确,我们就摆事实、引法规,讲定性,而不能答非所问。为了清楚起见,要先引用反馈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和看法,然后摆我们的事实和道理。引用人家的看法,一定要准确,不能片面、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否则,我们说了半天,“靶子”没有对准。有时候,反馈意见中的看法,表达得并不准确、完整。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得准确、完整一些。有时候,反馈意见中把事实、原因、定性搅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解剖”,把事实、原因、定性一件一件地分解开来,逐条逐项地加以说明,这样才能使得条理清楚。 4.语气、句式、用语。《说明》要体现客观公正,平等待人,摆事实、讲道理。因此,要注意三点。一是语气要平缓,不能盛气凌人。二是句式要讲究。一般使用陈述句式,加以正面说明。例如“原《审计报告》对这个问题原因的分析是对的”;而不宜使用反问句式,例如:“难道对这个问题的原因,分析得不对吗?”三是应直接陈述原《审计报告》对某个问题的结论,是成立的,还是不成立的,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而不宜使用司法用语,例如:“反馈意见对这个问题的提法,我们不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