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有的审计要素需要重新认识。 (一)审计对象 使网上实体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工作,可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重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投资融资关系、技术协作关系和购销关系等,即使这些企业间的关系是松散型的,也可通过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网上协议的形式整合成联盟,当然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解散联盟。于是,会计客体就变得模糊,审计客体变得复杂,审计客体的外延需要重新界定。 (二)审计目标 通过互联网和通讯技术,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更加广泛,网络审计的目标将主要通过“无纸化”实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诸如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的审计、顾客对企业满意程度的审计以及网络技术本身的合规性与有效性审计等也将成为审计目标。 (三)审计范围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开放的系统,会计信息处理处于一个开放的空间范围,涉及到交易关联方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其资源的共享性,能访问会计信息以及接触会计信息的人可能涉及到整个网络用户。总之,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任何一项审计业务,都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网络审计的范围已被大大拓宽。 (四)审计主体 在网络审计中,首先建立和完善能够在网络下实施对被审单位及其相关信息进行审查、监督和提供鉴证服务的审计机构。其次构建完 善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同时,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五)审计技术方法 在网络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接口软件来获取原始数据,利用审计抽样软件来进行样本抽取,利用审计分析软件进行各种数量关系的配比分析和数据查询,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进行分析,利用审计专家系统进行审计推理与判断,并通过数据挖掘、样本抽取、异常项目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法进行测试、检查、分析与核对。 (六)审计准则 在网络审计中,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目标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需要对现有的审计准则体系重新进行审视。审计准则体系中的有关准则应该体现电子商务下网络审计的特点,以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七)审计风险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于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控制下,其本身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得以基本保证。因此,固有风险基本上被控制,并呈降低的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网络化,使得会计信息资源在极大的范围内得以共享和交流,这无疑将审计工作置于一种被动的风险之中。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性控制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使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呈上升趋势。 网络审计在现代企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实务操作: (一)在电子商务下,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E-mail、电话等工具对市场进行咨询、统计、抽样调查,对商品的需求量进行预测。通过计算机网络,企业与用户签订销售合同。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借助审计专用网络,对获取信息渠道的可信度和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程度进行审查,也要针对电子销售合同,审计人员要审查其有效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在虚拟化网络中,还要核实用户的真实身份等。 (二)在确定了生产商品计划后,企业一方面着手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为了保证企业管理的科学、高效,审计人员必须对其组织机构调整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企业要制定原材料、能源的购买计划。此时,需 要借助电子工具来对原材料供应商、材料价格和质量进行综合调查、比较和分析。经过筛选,实施电子采购。在此期间,审计人员不仅要对采购方式、采购成本以及采购计划完成情况等业务进行审查,也要对电子采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适时地审计监督,确保安全可靠。 (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审计人员运用适时跟踪系统,及时掌握市场行情。采用历史成本或采用现行市价对费用、成本进行测算,进而审核费用、成本的高低;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制定出相应调整的质量、产量指标,与相应的实际指标对比,分析评估产品质量的优劣和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四)当产品生产完工以后,需要发出电子通知单。一方面,要按合同通知需求方提货或由销售方送货。另一方面,为了迅速向外推销,企业可向社会推出电子广告,实施电子促销。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电子合同的履行情况、产品销售计划及其完成情况以及促销活动的效益情况。 (五)当供、需双方买卖成交后,需要进行货款结算。审计人员对电子收付和电子银行审计时,必须着重对其业务处理的权限进行校验,对其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认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到电子商务时代审计工作的对照和比较,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审计人员为了加强对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审查和监督,必须利用和掌握现代高科技手段,作到会计信息处理、财务管理与网络审计的整合,并不断提高实际审计水准,维护经济秩序,实现“会计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