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制约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会军(1957-),男,吉林通榆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1 郑率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原文出处:
东疆学刊

内容提要:

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在不同时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1927年至1938年,以国民党系统内的制约为主;1938年至1947年训政结束后,以国民党系统外的制约为主;1947年至1949年宪政时期,受来自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3)03-0104-08

      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22年,学术界提到南京政府的政治体制时,一般称其为一党专政、个人独裁或封建法西斯专政。特别是对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多方强调,在人们心目中形成蒋的权力不受限制的印象。诚然,国民党的统治是“以党治国”的一党专政模式,并且不时出现个人独裁的迹象,但这种独裁在不同时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本文拟围绕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体制的变化,对蒋介石权力的制约因素,分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一、1927年至1938年:以国民党系统内的制约为主

      南京十年期间,国民党在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党内政治派系、国内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局限性,使蒋介石的独裁权力的实现受到极大的限制。蒋介石在北伐统一过程中,树立了自己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然而蒋的独裁意志是与国民党民主集权制的政治理念相冲突的,这就使独裁缺乏合法性的基础;同时国民党的派系斗争在国民党和政府之中造成了不同的集团,异己势力制约着蒋的揽权意图和行为;此外,国民党系统内的地方军事实力派拥兵各据一方,与党和政府内的政治实力派或暗通款曲,或结为一体,并不时以政治甚至是军事手段向蒋挑战。基于以上因素,蒋介石集中权力困难重重。

      1、国民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方面

      根据孙中山晚年的主张,国民党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要通过“先一党制后多党制”的方式由训政向宪政过渡。1924年国民党改组,正式确立了党治国家的模式。于是,国民党北伐统一后,表面上继承了孙中山的遗训,奉行“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

      蒋介石以军事起家,但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还在于国民党的革命党地位。在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过程中,蒋介石不但成为党军的领袖,而且进而成为党的领袖。取得全国政权后遂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和权力核心。蒋介石掌握权力的方式可以归结为:通过军权而攫取党权,通过党权再控制政权。作为一个执着追求权力的政治家,蒋介石一直试图凌驾于党政军之上,乾纲独断。而其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训政的实施、政府的改组、军队的控制等方面,都是配合这一目标进行的。[1]

      然而,训政时期的集权是赋予党的,而不是党的领袖。按苏联模式建立的“民主集权制”,在国民党内并没有赋予党的领袖以绝对的权力,重大的方针、政策和决定都要由党的各级会议决定。蒋介石行使权力也不能对此置之不顾,他个人在理论上还要听命于党的大会、中执会、中常会以及党政联席的中政会的决定。而且,国民党根据孙中山的遗教,最终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实行宪政,开放政治。因此,国民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都是蒋介石独裁的制约因素。当然,蒋介石很多时候都是以党的名义行独裁之实,有时甚至根本就是违背原则行事的。蒋介石屡次拖延宪政的实施,非法拘禁胡汉民,不依党内决策程序行事就明显地表明了他突破限制的企图。然而,对于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的蒋介石来说,突破独裁障碍的同时又构成对自身权力的否定。实际上,来自国民党理念方面的限制还是很大的,并且是持久的。

      2、国民党内政治派系方面

      派系纷争是国民党的一大痼疾,说“中国国民党史简直是一部派系斗争史”[2]是不无道理的。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以后,党内的派系矛盾依然存在。蒋介石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西山会议派等是国民党的几个主要派系。对于蒋介石的领袖地位,胡派、汪派和西山会议派并不是心服口服,特别是胡汉民和汪精卫,始终觊觎蒋介石的权位,力图取而代之。南京十年期间,蒋、胡、汪争斗频仍,先是蒋胡合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又蒋汪靠拢,随后蒋胡再度合作,蒋汪反目,最后蒋胡闹翻,蒋汪又携手。其间,蒋介石虽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手腕,但不停的政治纷争也牵制了蒋的集权步伐,而且最后妥协的结果还是分出一部分权力给汪派。

      论资历,直到南京政府成立初期,蒋介石只能算一个异军突起的“少壮派”,董显光所言可谓客观:“公初届中年,世尚鲜知其人,及为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再进而任北伐军总司令,于是其个人之事迹,即成为中国之国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3]比之胡汉民和汪精卫两位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相去甚远。南京十年期间,两人对蒋介石的挑战最力。

      胡汉民很早就参加共和革命,是革命党的一员健将。胡服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力主在中国建立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倡导法治,而蒋介石则受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深。这是双方矛盾和斗争的根源所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蒋胡虽有政见分歧,但并没有公开化;此后,因对外政策和约法之争,双方矛盾激化,胡一度成为阶下囚,获释后赴香港,以两广地方军事实力派为后盾,公开反蒋。1936年,胡汉民去世,蒋胡斗争结束。

      汪精卫是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在党内一向以左派的面目出现。北伐统一后,由于与蒋介石反目,被改组派奉为首领,积极反蒋。1932年,蒋汪再度合作,共同执政,蒋掌握军事,汪主管行政。这一年国民政府改制,国民政府主席改为不负实际责任的国家元首,中央大权蒋汪一同分掌,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倾向。在此后7年的合作中,双方围绕着党权、对日政策、对共政策等方面,多有分歧,终至1938年彻底决裂。强烈的领袖欲驱使汪精卫在竞争不过蒋介石的情况下,不顾民族大义,走上了投敌的道路。国民党内对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最后的挑战者不复存在。不过,这已经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事了。

      3、全国的军权分布与格局

      1928年二次北伐成功后,国民党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上四分五裂的局面并没有结束。且不说共产党的武装割据,就是国民党内当年并肩北伐的将领们,也各自凭借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在地方惟我独尊,中央的政令无法有效贯彻。主要的地方军事实力派有冯系(西北、河南)、晋系(华北)、桂系(两广、两湖)、奉系(东北)等,另外还有西南、西北较小的地方军事实力派,蒋介石能控制的地区不过东南一隅。这种局面无异于北洋时代军阀割据的重演。同时,地方诸侯也高揭国民党、三民主义的旗帜,多次发动反蒋战争,对蒋介石的集权独裁构成有力制约。应该说,这些矛盾应归属于国民党系统之内。而且,地方军事实力派往往与中央的政治实力派联手,向蒋介石挑战,给蒋造成巨大的威胁。如胡汉民与蒋决裂后就被两广地方实力派奉为精神领袖,在胡去世之前,一直是蒋的一大心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