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晓晨(1970-),女,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教学研究。 河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黄存林 河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原文出处:
邢台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教育事业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河北抗日根据地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方针,建立了领导机构,大力发展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3)01-0050-03

      教育是按着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他们给予影响和反作用。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利用教育巩固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被统治阶级也可以利用教育反抗统治者。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同其他政治、经济、军事战线一样,在建立政权、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提高根据地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知识水平,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机构的设立和教育方针的制定

      随着河北抗日根据地的陆续建立,一般都作出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决策,并建立了强有力的教育行政领导系统。例如,在党的各级宣传部门,设有教育科,负责干部的教育;还设有国民教育科,负责检查、指导和推动国民教育工作。在政府部门,根据地行政委员会设教育处,县设教育科,区设教育助理员,村有教育委员,负责掌理学校,社教、宣传等事项;在群众团体中,也设有各级宣传教育部门,负责本团体对外宣传、对内教育、文化娱乐、报纸、刊物、学校等。党、政、群三个系统的各级机构,都有专管教育的部门,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教育工作领导管理网,有效地把党委和政府的教育计划付诸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推翻日寇的压迫,是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为此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河北各抗日根据地制定和实行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政策。

      第一、教育必须为坚持敌后抗战服务。坚持抗战一直是根据地的主要任务。为使教育工作适应这一主要任务,规定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发挥高度的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培养健全的军政干部,领导抗战;造就专门人才;建立和发展抗战时期的各类事业:培养热血青年,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势力;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准及民族觉悟。河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实践,切实地遵循这些原则,始终以坚持敌后抗战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发展于部教育和国民教育,培养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和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和抗日干部。

      第二、教育必须注意群众性和普及性。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当时争取抗战胜利的迫切需要,又是关系国家前途的百年大计。为此,河北抗日根据地极其重视对群众的普及教育。根据地初创时期就确定了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普遍设立民众教育机关、加紧民众宣传的任务。随后进一步明确提出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等政策。

      第三、教育必须体现统一战线精神。根据党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河北抗日根据地在教育工作上贯彻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尤其注意争取、团结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抗战前国民党在这一地区规定小学教师必须是国民党员或强迫加入国民党,实行小学教师受训制度,使许多教师受到反动思想影响。为此,根据地重新捡定小学教师,其认识不足、程度过低者,加以训练,使大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抗日教育的洪流中来。例如冀中区1938年一年内就招收训练旧知识分子6354人。

      二、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内容

      河北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的内容是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本思想,遵循“战时教育”方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确定的,主要包括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干部教育方面,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边区的全面教育工作,以干部教育为第一位,干部教育又以在职干部为第一位。”[1]干部教育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之一。当民族敌人深入国土,党已经有了正确路线的条件下,干部的品质和才能是抗日战争成败的关键。而抗战初期,我们的干部状况是老干部多数文化不高,新来的知识分子干部需要学习政治和军事,更大量的干部来源是就地培养,这样,一种新型的干部教育制度就被创造出来了。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举办了各种干部学校,有的是参加短期在职训练班。毛泽东说:“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2]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创办了军事学校,每期4个月,仅8个月就培养了1200个军事干部。1938年7月,冀中、冀南两区在深县联合创办了河北抗日建国学院,杨秀峰兼校长,学院教育方针是“一切为抗战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学院成立后,平、津、保、石大中城市,冀中、冀南等地有志青年、流亡学生、爱国的仁人志士踊跃报名、投考。至1939年2月,共培养干部2700人。1939年3月,抗大二分校在河北灵寿陈庄开学,陈伯钧任校长,该校仅前四期即培养干部1000多名。1939年7月,冀南政治干部学校在南宫成立,至1940年底,共培养政权干部2000余人。9月晋察冀抗战建国学院诞生,宋劭文兼校长,截止1941年2月,共培养行政和其他专门人才1020人。1939年冬,由延安辗转来到晋察冀边区首府阜平,成立了华北联合大学。华大开办之初,开设了社科、文艺、工人、青年四部,学员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从各部门抽调的干部。1940年7月增设了师范部。10月以后,强调正规化,学校各部改为院,院下设系。社科院下设财政、法政二系;文学院下设文艺、音乐、美术、戏剧四系;教育学院教育系,学制延长到一至二年。同时,从各系毕业生中选录成等生做为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材。此外,各根据地还举办了各科干部培训班,如行政人员培训班、民运于部培训班、小学教师培训班、无线电培训班、银行会计培训班、邮电人员培训班、青年、妇女、农民于部培训班等等。上述干部学校和干部培训班在教育上的特点是采取民主方式,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参战,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讲课注重启发式,少而精,学习方法贯彻互教互学,培养出大量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干部,为河北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