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究竟在向何方倾斜

——驳抗美援朝战争“失败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孟照辉,原志愿军总部作战科长,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研究员、离休干部

原文出处:
军事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E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83-(2003)03-0022-06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史学界、舆论界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促进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怀疑这场战争是一场胜利的战争,对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作战行动,或否定,或诋毁,提出了不少奇怪的说法。笔者不揣冒昧地把它称作为“失败论”。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笔者作为一名志愿军老兵,感到有责任予以澄清。现就以下说法作一探讨。

      “两胜两败一平”说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以后,采取运动战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并都取得了胜利:迫使敌人从鸭绿江边一直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同中、朝进行停战谈判。但胜利并不圆满,主要是各次战役歼敌数量不多,没有干净利落的成建制地歼灭美军师以上部队。这是官方的完全符合当时实际的结论。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五次战役是“两胜两负一平”:第一、第二次战役是胜利的,第四、第五次战役是失败的,第三次战役只是打了一个平手。虽然也承认第一、第二次战役是胜利的,但否定我军的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认为之所以取胜仅仅是靠“实现了两个突然性”,即第一次战役利用了敌人未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第二次战役利用了敌人轻视中国军队的心理,两次都是出敌意料,给了敌人以突然性打击。“以后这个机会再也没有了,天平便开始向敌人方面倾斜了”,志愿军开始走下坡路,以至才有了第三次战役的“平手”,以及第四、第五次战役的“失败”。当然,这不是事实。

      第三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举行的一次进攻战役,目的是为了粉碎敌人先停战后谈判、争取喘息准备再犯的阴谋。战役结果,突破了三八线敌既设阵地,解放了汉城,向前推进了80~110公里,将敌驱逐至37度线附近,极大的震憾了敌人,使敌人在退(退出朝鲜)守问题上争论不休。中朝方面取得了军事、政治双双胜利。这怎能说是“打了一个平手”呢?

      第四次战役,是中朝军队在敌人力图挽回败局、全力进行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当时,志愿军未得休整补充,兵力不占优势,是以争取时间,集聚力量,再给敌以有力打击为目的。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在横城地区反击作战中歼灭了南朝鲜军队第8师3个团、第3、第5师各一部、美军第2师1个营、另敌炮兵4个营,共1.2万余人,只是砥平里之敌未克。之后,敌军又重新组织反扑,志愿军及朝鲜人民军遂转入运动防御,不计一城一地得失,主动撤离汉城,有计划地让敌深入。最后,将敌阻止在中朝方面选定的进攻出发线上(三八线附近),达成了预定目的,并且还大量地歼灭了敌人(5.6万人)。这又怎能说是失败呢?

      第五次战役就是在敌军刚刚进至中朝方面选定的进攻出发线上开始的,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反击作战。目的是为了打破敌人企图以登陆作战相配合,将战线推进到朝鲜蜂腰部、占据有利地位后再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的阴谋。通过两个进攻作战阶段,在西线,志愿军逼近汉城,推进到汉江、昭阳江;在东线,则再次进抵37度线附近,将伪第3、第4师和美第2师4个营及法国营大部分歼灭。共歼敌5万余人。胜利后,志愿军又在运动防御中大量歼灭了敌人,将战线仍然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迫使敌人不得不承认中朝人民的力量,而再次祈求进行停战谈判。这次战役不足之处是:转移初期,由于部署欠周密,使敌机械化部队乘隙突进,使志愿军一时处于被动,第180师受到严重损失。

      上述基本事实说明,第四、第五次战役虽有失误,但都基本上达成了预定目的。那么,为什么有人竟认定是败仗呢?其根据无非三条:一是第四次战役进攻砥平里之敌受挫,第五次战役第180师受损失;二是打出三八线又回到三八线;三是没有干脆利落地歼灭成建制的美军师以上部队。这三条是难以成立的。因为,两次战役中的某一战斗失利是属于局部问题,对战役全局并未产生多大影响,如果不加分析地把某一战斗失利,一概视为整个战役的失败,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第一。第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的是运动战。大踏步进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进是为了歼敌,或为了达成某一意图;退也是为了歼敌(创造条件)或为了达成某一意思。其基本精神都是进取的,是为了实现其进攻性(在第三次战役之前),志愿军就确定在37度线和38度线中间地域同敌周旋)。不能一概而论地把志愿军在运动战中有计划的退却视为败退,更不能同敌人的败退行动相提并论。在朝鲜战场上,敌人在各次战役中的后退行动才是真正的败退。因为它都是在陷于被歼的危境下,被迫采取的后退行动,而且每次都动摇或影响了其决策。这同志愿军相比,完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后退。第三、未能歼灭美军成建制的师以上部队,这不仅是第四、第五次战役中的情况,其它三次战役也是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双方武器装备对比悬殊,打大歼灭战的客观基础还不具备。然而,歼灭敌人仍然是志愿军的基本作战指导思想。因为只有歼灭了敌人才能使敌屈从于我。所以,志愿军在计划每次战役行动时,都预定有歼敌目标,既把它作为战役意图的组成部分,又把它作为达成战役意图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探讨每次战役胜负时,应以是否达成战役意图为主要标志,不能只以歼敌多少而论,因为歼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第四、第五次战役,之所以说是胜利的战役,其基本的理由也就在这里。持“两胜两负一平”说者,忽视了对人民军队传统战法的研究,同时也对歼灭敌人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