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西北开发与民众意识的近代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建国(1959-),男,安徽涡阳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它不仅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众意识的提升:社会风气空前开化,科教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空前强化。民众意识的进步和向近代化迈进,为西北地区的社会进步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3)02-0088-0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自身生存而进行的一场自卫战争。为了坚持抗战,国民政府曾着手大力建设西部地区,使其能成为抗战的基地,承担起民族的重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西北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为抗战作出了贡献,也对西北地区的社会风气、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影响,对国民素质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

      国民党政权对西北的开发建设开始于1935年,当时因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华北告急,迫使国民党不得不考虑对日作战和大后方建设问题。同年7月蒋介石在对日整体战略中提出:“以川黔陕为中心,甘滇为后方”。(注:张其昀《中国国民党史概要》第二册,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第2版,747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注:蒋纬国《抗日御侮》第一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版,104页。)这样西部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在西北规划了绥新、西兰、甘新、西汉公路,并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国营公路运输管理局。1936年又兴建了沟通西北与内地的九省长途电话工程。但因这一时期蒋介石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后方建设进展极缓慢。

      全面抗战爆发后西部的建设大规模推开,国民政府为了转运苏联军援和战时经济需要,对西北地区交通事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当时以经新疆入甘转川、转陕的国际公路干线建设为主,辅以甘青、甘宁、陕川、陕鄂等省际公路,初步完成了西北地区公路干线网建设。并对西北公路运输管理局进行了扩充,营运车辆由1936年的124辆猛增到1939年的1240辆,(注:《甘肃省志·公路交通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27页。)使西北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加强。在工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工厂数量大增:据1942年统计,陕甘宁青四省有工厂539家,其中发展最快的陕西省由战前的78家增加到385家,(注: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四辑,三联书店1962年版,97页。)甚至青海也建起了以马家官僚资本为核心的8大工厂;工业规模扩大:到1944年陕甘两省平均每厂拥有资本82.29万元(实缴资本),工人71人;(注: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处编《后方工业概况统计》,转引自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16页。)工业门类也大为增多:水泥、玻璃、酒精、造纸等行业兴起,特别是重化工有了大的发展,甘肃1944年全省有机械工业34家(民营27家)。(注:《甘肃省志·机械工业志》,甘肃人民出版杜1989年版,5页。)在农业方面主要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农牧业品种改良以及病虫害防治。抗战时陕西省先后修建了黑惠渠等一批水利工程,受益面积达210万亩。甘肃先后兴建大型水利工程13处、小型43处。新疆到1942年全疆水渠总长约36000公里。而在宁夏青铜峡等地设立了10个水文站,为灌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国民政府还在陕、甘、宁等地成立了省农业改进所、西北羊毛改进所、耕牛繁殖场、种羊场、畜牧兽医研究所等,这些机构的成立对西北地区农牧业经济无疑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在商业上也出现了空前繁荣。据估计1942年甘肃全省私营商家约25000家,从业人员10万,总营业额28亿多,(注:陈鸿胪《论甘肃的贸易》,《甘肃贸易季刊》1943年4期。)在陕西出现了三原这样拥有商户7300余家的商贸大县。此外,在文化教育、邮电通信等行业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尽管有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但毕竟是西北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大进步,对西北社会经济的近代化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相对封闭保守的民众思想产生较大冲击,并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后的经济生活要求,实现角色的转变和自我的社会化,并同时带来了民众思想观念的整体变迁和精神面貌的改观,使其加速向着近代化方向迈进。抗战时期民众思想观念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风气的开化。社会风气属精神文化领域,主要涉及到知识、观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等问题。一般而言社会风气是一种非强制性约定俗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它与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强制性的社会规范相互配合、补充,调整着社会的各种关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风气虽属于非主流文化,但它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对社会整体的进步起推动或迟滞作用。因而一个地区社会风气开化与否,对当地社会影响巨大。而西北地区社会近代以来变迁极为缓慢,甚至在1925年国民军入甘时,兰州厅、道官吏仍依清制绿呢大轿,军官如同戏中武生。省城尚且如此,地方落后可想而知。在这种落后的主体文化影响下,社会风气不开,近代工业文明在西北成长艰难。左宗棠曾寄以厚望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命运多舛,百余万两白银办的厂子仅生产了三年。后时办时停,直到抗战被军方接管。创办于1908年的陕西制革厂也同兰州织呢厂命运相仿。至于在新政期间一度在陕西关中兴起的民营企业,也大都夭折在襁褓之中。商业在一些地方虽有相当规模,如甘肃省城兰州在抗战前有店铺五六百家,资本也有高达数十万的。但大都属旧式商人,经营理念落后,所得利润多用于捐官或投入土地兼并。农牧业方面更为落后,传统的经营方式占据统治地位。如“新疆虽以畜牧著,惜墨守成法,致品种日趋衰劣,每遇瘟疫动辄死亡千万”(注:杨赞绪《开发新疆实业之管见》,《开发西北》1934年1卷1期。)。青海藏区更为落后,农作物种收、畜群疫病均请喇嘛算定。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西移,人们在改变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逐步改变着自身,大规模建设给西北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活力,许多交通要道和重镇,不仅新式工商企业迅速发展,而且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工商致富,以土守之”的传统经营观念有了明显改观。如新兴的汽车修理业,到1945年仅兰州就有36家之多,其中民营达22家。(注:陈鸿胪《甘肃之国有工业及新兴工业》,《西北问题丛刊》3辑。)商业经营方式在外来商业影响下也迅速改变,许多老“字”、“号”、“房”开始改组,经营领域扩大,专业化加强,分工也较明确。据1942年对甘肃34县调查,共有商店1.3万家,其中兰州市有2095家,年营业额10亿多元,(注:陈鸿胪《论甘肃的贸易》,《甘肃贸易季刊》1943年4期。)民间投资工商业的热情从中可见一斑。在其他地区这种进步也很明显,如原商业基础较好的西安的各种商号增长了三分之一左右。在农牧业中社会风气的开化也很明显,除了诸如甘肃水利林牧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北畜牧公司等一些官办新式企业外,农牧民对一些新的生产方式表现出了很大兴趣,尽管在许多方面还只是开端,但风气开化对农村社会的进步意义巨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