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放战争史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华国富,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一室主任

原文出处:
军事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E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83-(2002)06-0055-05

      全国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推翻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解放了除西藏、台湾、澎湖、马祖、金门、西沙、南沙等岛屿,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胜利,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更加成熟,全党高度团结,战争的指导者和实践者把握了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能够得心应手地指导战争和建设军队,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为成熟、最为丰富、最为完善的时期。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完成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任务。

      长期以来,党内、军内和史学界对解放战争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没有大的争议,认识比较一致。然而,由于战争形势急遽多变,作战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对个别事件和战役战斗的性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现就解放战争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谈些看法。

      一、关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史学界特别是第四野战军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长期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从1945年9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大力建立东北根据地。因此,这八个字是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工作方针,是一个战略问题。1960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文的题注中曾写道:在国民党向东北大量运兵,并占领山海关、锦州等地的情况下,“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这个指示中,预见到东北斗争的艰苦性,及时作出了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方面,‘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以便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在将来转入反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正确的方针,由以林彪同志为首的东北局有效地实施了。”1987年由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编纂、军事科学院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也写道:1946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东北我军从中长路沿线及大城市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东满、北满、西满的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基地”;1988年由中共中央党校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纪念馆合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沈决战》一书中收入的由韩先楚撰写的《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一文中也说:从1946年“九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东北局‘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大力建立东北根据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和原东北局的主要领导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中共中央从未给东北局发过“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如1988年10月《辽沈决战》书出版后,彭真同志就韩先楚撰写的《东北战场与辽沈战役》中的提法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当时东北局从未收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并报告了当时任中共党史领导小组组长的杨尚昆,后经杨尚昆同意,《辽沈决战》编审小组于1988年11月对韩先楚的提法作了更正,指出:“据查,中共中央当时并未对东北局作过这样的批示,这种提法不是事实”。1991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文的题注中了删去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提法。

      笔者在长期研究解放战争史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原始文电,没有发现当时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指示中有“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指示,仅在1945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就东北问题给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中共代表团的电文中查到这一提法。原电是“彭林电,11月19日友方通知他们,长春路沿线及城市全部交蒋,有红军之处不准我与顽作战,要我们退出铁路线若干里以外,以便蒋军能接收,他们能回国。彭林不答应,我们已去电要他们服从彼决定,速从城市及铁路沿线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但近两日情况如何尚不知。望你速探听中苏谈判结果电告。”从上述电文中可以看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主要是针对为使苏联红军顺利撤离东北回国而提出的,并不是为建立东北根据地给东北局的方针。

      二、关于如何评价四平保卫战问题

      从1946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向东北解放区发动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于四五月间进行了四平保卫战,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自身也伤亡近万人。对这一战役的评价,早在1946年9月19日,即东北民主联军撤离四平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军委在致电东北局的电文中明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但是,学术界特别是在原四野一部分老同志对这一战役作了基本否定的评价。他们认为,四平保卫战在战术上有某些成功,英勇的抗击了一个多月,但在战略上是失败的;四平保卫战是得不偿失;四平保卫战,过多的看重了一城一地的得失,与敌进行不利条件下的作战,在战略是失策的。

      笔者认为,对一个战役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敌我伤亡对比多少作标准,而应将这一战役放到当时的形势中去考察,应看战役本身在战争全局中所起的作用及对今后战局的影响。1946年1月,国共和谈取得重要成果,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北平设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负责调处双方的军事冲突;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并通过包括《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在内的五项协议。但在谈判中,国民党军借口东北例外,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北已取得的政治、军事地位,调动大批军队进入东北,企图利用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凭借军事优势和美国援助,武力独占东北。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独占东北,但考虑到东北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东北民主联军一时难以全部控制东北,同时也估计到,苏联由于同美国及国民党政府有外交关系,将要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苏军进驻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移交给国民党政府的情况,提出了坚决击破国民党军的进攻,力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合法地位,力争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