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比较文学界的一次盛会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作 者:
黎力 

作者简介:
黎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0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8-9853(2002)04-93-05

      2002年8月15至18日,300余名中外学者云集古都南京,隆重举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江苏省社科联和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中文系、外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语学院合作承办。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主席、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教授佛克玛,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川本皓嗣,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学会主席克莱斯·莱恩,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教授欧阳桢,台湾大学英文系教授张汉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叶维廉,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马里安·高利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润华以及来自英国、荷兰、新西兰、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比较文学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本届年会是新世纪、新千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第一次盛会,其规模超过了以往的6届年会。会议以“新世纪之初: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为主题,除了两次大会发言外,与会代表主要围绕“跨文化对话: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世界文学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学者视界中的世界文学”、“文学翻译与文化阐释”、“中外文学——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平行观照”、“文明、文化与文学的理性沉思”、“海外华文文学、华裔文学与域外汉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理论研究”、“形象学专题”、“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研究”等分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作为互动文化的美学话语实践”、“生态文学:比较文学的新范式”、“《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研讨”、“青年论坛”、“叶维廉学术思想与成就研讨”等圆桌会议。

      本届年会上,关于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小组讨论中一再出现踊跃发言、热烈争论的喜人场面。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在题为《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危机,即全球化与文化霸权面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在消亡,文化冲突正在导致文化孤立主义甚至文化的僵化。消除这两大危机的关键在于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以扩大交往、宽容和共存的生存空间。在这一新形势下,比较文学由于突破了同质文化的局限和文学文本自身的局限,并将时间、空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种因素吸纳进文学研究领域,从而使大量关于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之间相关问题的研究纷纷出现,比较文学将对21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她还认为,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也为比较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象愚则剖析了国内外比较文学研究忽视学科基本理论的弊端,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明确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方面入手。他认为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虽较贴切,但对比较文学研究范围的限制过于狭窄;而美国学派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又太过宽泛,使得比较研究最终朝着泛文化研究的方向发展。他呼吁为比较文学“减负”,使比较文学返回本真的面目。为此,他提出了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个基本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研究,它超越民族的视野,以跨民族或跨语言的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自觉的比较意识。”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在发言中认为,当前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正处在自主发展并开创学科理论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原有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多元语境中比较文学研究的需要。他认为“跨文化”这一概念并不凸显中国学派当下所进行的跨越东西异质文化的研究特征,故而提出了“跨文明”的概念以示区别。北京大学教授陈跃红也谈到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弊病。他指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前20年一直在致力争取自身在高教界中的合法地位,但当如今比较文学学科地位已经获得肯定,比较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时,却发现这机会之大已远远超出了比较文学界的心理准备,这就造成了目前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人才匮乏、学科界限模糊、缺乏学术规范等诸多问题。苏州大学教授朱栋霖则通过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的反思,提出了泛文化的中国比较文学何以立足、对西方亦步亦趋能否建构中国比较文学、没有扎扎实实的比较文学实绩何来比较文学理论三个尖锐的问题,批评了中国比较文学界存在的“西化”倾向和盲目求新狂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向远结合自己撰写《中国比较文学研究20年》的心得,回顾了最近20年中我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在学科理论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国别文学关系研究、中西文学类型与形态比较研究、翻译文学研究、中外文学总体比较研究、中西文学思潮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王向远认为,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中国文学与外国国别文学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体现了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的特色和成就,“涌现了一批学术精品,如季羡林、赵国华等的中印文学关系研究,严绍璗、王晓平等的中日文学关系研究,李明滨、陈建华、汪介之、吴泽霖等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钱林森等的中法文学关系研究,范存忠、赵毅衡、张宏等的中英、中美文学关系研究,卫茂平等的中德文学关系研究,都体现了严谨扎实的学风,反映了20年来我国比较文学的特色、实力与水平。”平向远还就比较文学的学科范围、国内比较文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重视。

      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一个重要分支的译介学,也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要话题。译介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形态与翻译模式的关系问题,以及对传统翻译观的再认识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南京大学教授许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都充分肯定了翻译及译者在重新诠释文本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许钧借助语言学与文论研究的成果,对翻译的动态过程与文本的生命历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从创造的层面和文学生命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对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肯定了译作应有的地位与价值。谢天振则强调了译者自身的条件(如语言能力与知识储备等)以及译者背后的诸多因素(如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等)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他呼吁翻译研究要跳出文本的框框,充分重视译者的贡献。讨论中,美国加州大学的乔安娜·盖斯教授还通过三部均以《西游记》为母本改写而成的英语小说《孙行者》、《猴王》、《格里弗尔》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冲突碰撞及其在文学文本中融合的可能性。

      在经济、文化壁垒日益解体,边缘日益向中心挺进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移民文学、侨民文学与流亡文学的崛起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重要文化现象。本次会议上,由于多位海外留学人员与移民学者的加盟,有关海外华文、华裔文学的讨论格外热烈,“海外华文文学、华裔文学与域外汉学研究”的会议厅内座无虚席。暨南大学教授饶芃子将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出现的异族人物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对之进行了精彩的文化诠释。她的这一独特的视角,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沈祎琴则对美国华裔男性作家中最引起争议的弗兰克·陈的作品中“真实”的中国神话与美国华裔男性的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来自香港、后移民新西兰的林爽女士通过对新西兰土著居民毛利人在语言、神话、婚姻、习俗、伦理等方面与中国文化相通之处的比照分析,结合现代科学的基因技术,得出了毛利人是中国人的后代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赵毅衡对中国离散文学与海外中国文学中的飘泊主题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学是缺乏飘泊感的,而对于在异国他乡直接处于生存压力之下的海外华人来说,飘泊成为他们表达无根的乡愁的最佳象征形式。浙江大学教授张德明对20世纪世界流亡文学作了宏观考察,认为流亡作家经受了从越界、失重到寻根的过程,其创作体现出以洋泾浜混合语反抗移居国的普遍语言霸权的特点,常以个人史、家族史来书写民族史或族群史;流亡文学具有双重视角、外围性和边缘意识等特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介之随即以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为例,对这一议题展开了个案分析。他以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为依托,概括描述了俄罗斯侨民文学三次浪潮形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与生存状态,揭示了它的丰富文化意蕴和多元美学取向,呼吁应予以充分重视和重新评价,以免与一种伟大的文学失之交臂。暨南大学博士李凤亮则围绕米兰·昆德拉的创作,谈及移民作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变迁问题,并对昆德拉在中国读者中的接受作了颇有深度的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