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1.1双宾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有“动词+间宾+直宾”一种句法构造,表述“施动者有意识地使事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也就是说,给予是一部分双宾句的语义内涵,而与之对立的索取则是另一部分双宾句的语义内涵(张国宪,2001a)。以往的研究认为,句式下位语义的实现与动词的次范畴有直接的关系,其传统的作法是将动词分为三类:1)给予类动词,2)索取类动词,3)予夺不明动词。(参看朱德熙,1979;古川裕,1997)受话者对于由典型予夺动词构成的双宾句的理解通常使用的是词义策略,即根据动词的语义类别来赋予间接宾语不同的语义角色,以达到理解句子意义的目的: (1)a.送他一本书。 b.抢他一本书。 a句的“送”是典型的给予类动词,理解上人们把间接宾语“他”指派为与事,是事物所有权转移的终点,全句表述的是一种给予语义;b句的“抢”是典型的索取类动词,理解上人们则将间接宾语“他”赋予夺事,是事物所有权转移的起点,句子表达的是一种索取语义。在这里动词的语义类型与句式的下位语义相吻合,也可以说句式的语义是由动词的词义凸显的结果。 对于予夺不明动词构成的双宾句,由于动词自身语义的双向性,致使间接宾语的语义指派有多种可能: (2)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朱德熙,1980) 受话者可以为间接宾语“李四”指派与事,全句表述给予义(张三借给李四一本书);也可以为之指派夺事,全句则显现索取义(张三向李四借一本书),显然受话者无法凭借词义策略来实现对予夺不明双宾句的语义定位。对于此类双宾句的理解以往的研究认为只能凭借上下文来实现。但基于认知科学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语言交际不是简单的“编码-解码”,而是一个“意图-推理”的心智过程。受话者在接收和理解一段话语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总是先提取一些信息,建立起一系列的假设,然后选择认知语境(注:关联理论的语境不是静止的参数,而是一系列处于发展和变化中的命题,它不仅指直接的环境信息和上下文,还包括各种期待、设想、信念和记忆等。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语境概念,我们把关联理论中的语境称之为“认识语境”。)来调整这些假设,从而形成一个逐渐变化的认知背景,通过认知语境与个人经验之间的互动建构意义。(参看Sperber & Wilson,1986、1995)语言的实验证明,假如把例(2)作为脱离上下文的抽象句,听话者仍然存有理解的倾向性,所以空泛的上下文动因说并未能完全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1.2笔者2002年对现生活在北京的40名被调查人(有世居北京者,也有后来迁居北京的人)进行了予夺不明双宾句的言语理解测试。这些测试者是以随机的方式获得的,他们的年龄在15-68岁之间。职业为教师、学生、公司职员、工人、离退休人员以及家庭主妇和保姆;学历层次具有较大的伸展空间,既有博士也有文盲,但绝大多数都受过中等以上教育。我们的测试主要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保证测试环境的“真空”状况,避免问卷人因语气、口气、重音等明示(ostensive)行为对被测试者理解的干扰,诱导被测试者按“明示-推理”的模式进行识解,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当书面问卷不足以实现测试目的和探询动因时,我们也会辅以口头问卷的形式。测试结果显示,被测试者对“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注:为了防止其他因素对理解的干扰,除特定的测试目的之外,我们均用“张三”和“李四”充任施事和与/夺事来进行测试。)这种无标记予夺不明双宾句的理解有选择索取义的强烈倾向,理解倾向值为: 表一 索取 给予 张三借李四一本书 24(60%) 16(40%) 在测试表的设计上,我们采取了自然科学中化学实验的“滴定法”,将时、体成分置入“张三借李四一本书”等无标记予夺不明双宾句,以观察被测试者的理解波动。随着这些要素的介入,我们欣喜地发现理解倾向值也随之变化。以下面两句为例,具体的理解值为: 表二 索取给予 张三昨天借李四一本书 31(77.5%) 9(22.5%) 张三借了李四一本书 34(85%) 6(15%)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除上下文因素之外,是什么动因诱发了受话者的倾向性理解,又是什么因素促动了理解倾向值的波动,并力图从人类共同的心理机制方面给予合理的解释。 二 影响予夺不明双宾句语义理解的句内因素 2.1时标记 言语测试显示,语义不同的时间词语可以引发予夺理解倾向值的变化。我们曾用下列一组句子进行过问卷测试: (3)张三借李四100元钱。 →a.张三昨天借李四100元钱。 →b.张三明天借李四100元钱。 a句有31人(77.5%)理解为索取,9人(22.5%)理解为给予;b句则只有1人(2.5%)理解为索取,39人(97.5%)理解为给予。与无标记予夺不明双宾句“张三借李四100元钱”(索取与给予之比是24:16,分别占总数的60%和40%)比较,a句索取义的理解值增加了17.5个百分点,而b句索取义的理解值却下降了57.5个百分点。测试结果有助于说明当已然时间词语明示事件已经实现时,理解为索取义的倾向性会得以提高;而当未然时间词语指示事件尚未达成时,则有明显的作给予义理解的趋势。这种理解波动现象可以用“频度联想”来解释:据我们观察,单义的索取双宾句和给予双宾句对表时成分有不同的感受度。表述已然的时间词语可以自由地进入索取义双宾句,而表述未然的时间词语却受到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