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家煊,1946年3月出生,上海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现为该所研究员、《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研究领域为句法和语义学,主要论著有《“有界”与“无界”》和《不对称和标记论》等。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按照Talmy(2000)“核心语构架语言”和“附加语构架语言”的类型区分,论证汉语的动补结构基本上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类型,且在某些方面较强地表现出这种类型特征。但是汉语核心语和附加语的区分不明显,因此汉语不是典型的“附加语构架语言”0。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字号:

      一 运动事件

      先看一个英语例子:

      The bottle floated out of the cave.

      这个句子表达一个“运动事件”:瓶子漂出岩洞。按照Tatmy(2000)的分析,一个运动事件(motion event)由四个概念要素组成:

      凸像(Figure):指一个运动物体,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背衬)而运动,如the bottle

      背衬(Ground):指一个参照物体,另一个物体(凸像)相对它而运动,如the cave

      运动(Motion):指运动本身MOVE

      路径(Path):指凸像相对背衬而运动的路径,如out of

      至于句子中的谓语动词float,它代表运动(Move)和运动的方式(Manner)。实际上,上面句子代表的是一个宏事件,它由一个主事件和一个副事件复合而成:

      宏事件(Macro-event)=主事件(Motion event)+副事件(Co-event)

      [凸像 运动 路径 背衬]主事件 ←联系[运动事件]副事件

      [the bottle moved out of the cave]主事件 ←方式[the bottle floated]副事件

      副事件本身也是一个运动事件,它和主事件之间的联系,除了表示主事件运动的方式外,还经常表示主事件运动的原因,例如:

      The napkin blew off the table.

      [the napkin moved off the table]主事件 ←原因[the wind blew]副事件

      物体的静止存在可视为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例如:

      The pencil lay on the table.

      [the pencil be located on the table]主事件 ←方式[the pencil lay]副事件

      这里“运动”要素是BELoc(存在)而不是MOVE(移动),“路径”(on)是占据空间。

      表示原因的副事件如果带有一个施动者,宏事件就是一个施动事件(Agentive Motion event),例如:

      I rolled the keg out of the storeroom.

      [the keg moved out of the storeroom]主事件 ←原因[I rolled the keg]副事件

      副事件“I rolled the keg”中有一个施动者(Agent)“I”。“施动”(AMOVE)区别于上面的“自动”(MOVE)。

      有许多事件可以看作是空间运动事件的引申,例如:

      I shook him awake.

      I MOVED him into a state of being awake by shaking him.

      这里“背衬”要素是一种“状态”(being awake),“路径”(into)要素与“背衬”合并。下面说明概念要素的合并。

      二 词汇化:概念要素的合并

      在“The bottle floated out of the cave.”这个英语句子里,“运动”和“方式”两个要素合并后显现为一个动词“float”,“路径”单独由out of表示。

      La botella salió de la cueva flotando.

      “The bottle exited from the cave,floating·”

      在对应的西班牙语句子里,“运动”和“路径”合并为一个动词“salió”(exited),“方式”单独由flotando表示。这代表概念合并(conceptual conflation)的两种类型。

      从语义上讲,主事件中的“路径”代表一个宏事件的抽象构架(frame),具体的凸像、背衬、运动方式等项目可以填充到这个构架中去。这个抽象的构架也叫做构架事件(framing event)。从结构上讲,英语的float和西班牙语的salió是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语(Core),英语的out of和西班牙语的flotando是谓语动词的附加语(Satellite)。

      根据构架事件是由附加语还是核心语来表达,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附加语构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构架事件由附加语表达,例如英语、德语、俄语、Atsugewi语;一种是核心语构架语言(Core-framed languages),构架事件由核心语表达,例如西班牙语、法语、日语。(注:Talmy(2000)又将“核心语构架”称为“动词构架”(verb-framed),这对汉语这种缺乏形态的语言不太适用,汉语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代表构架“路径”,但也是动词。)

      三 汉语的动补结构

      汉语的动补结构最主要的是以下两种:

      动趋式:瓶子漂出岩洞。

      动结式;妈妈晾干了衣裳。

      如果认为动补结构“漂出”的核心语是运动动词“漂”,趋向动词“出”是它的附加语(补语),那么汉语跟英语一样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反之,如果认为核心语是趋向动词“出”,“漂”是它的附加语(状语),那么汉语跟西班牙语一样属于“核心语构架语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