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胜利(1955-),男,北京人,语言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从事训诂学、韵律句法学、韵律构词学及历史句法学等研究。美国堪萨斯大学 东亚语言文化系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在汉语史研究中,一般认为上古汉语没有系词,系词“是”是战国末期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但指示代词“是”如何转变为系词“是”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本文提出:上古汉语判断句的构成,其主谓之间必有一固定的语音停顿。根据这一分析,“是”的来源及其发展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解释:在日趋增多的新型判断句中,亦即[S1,S2……是predicate]的结构中,主语位置上“是”的指代功能的不断弱化。“是”的弱化导致了主谓之间“停顿”形式的逐渐消失。最后,越来越多的副词先后出现在弱化了的“是”之前,“停顿”终于让位给了“是”,“是”由此而变为系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442(2003)01-0030-07

      1.引言

      战国晚期以前的古汉语中没有系词,例如:

      (1)仲尼,日月也。(论语·子张)

      (2)孔子,贤人也。(战国策·赵策)

      (3)姬姓,日也。(左传·成公三年)

      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不含系词已经得到证明(王力1940)。这个观点最早由王力提出,现在已被普遍接受。但是,在上古汉语中有几个词确实出现在一些判断句中,作用相当于系词。例如:

      (4)厥草维夭,厥木维乔。(书·禹贡)

      (5)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诗经·曹风)

      (6)民不易物,维德医繄物。(左传·僖公五年)

      (7)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8)是仍仁术也。(孟子·梁惠王)

      王力在《中国方法中的系词》(1940)中认为这些词根本不是系词。他认为(4)中的“维”是语气词,对“伊”和“繄”则未作更多的讨论。至于“即”和“乃”,他把它们看作仅仅带有某种系词性质的副词。他管这些词叫“准系词”。(王力,1940)

      但是,1959年周法高在他的《中国古代语法》中把上述那些词全都列在“系词”名目之下。

      1986年,谢纪峰发表了一篇文章,与王力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诗经》中所有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维”必须看作系词,因为它们起着系词的作用,或者说可以解释成系词,就像现代汉语的“是”一样。

      语气词“维”“伊”“繄”以及副词“即”“乃”等,这些词能否解释成系词和它们为什么应该看作系词,至今意见仍不一致。

      还有一个问题至今仍有争论,即关于系词“是”的发展。最通行的理论是王力提出来的(1940)。他的结论是: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是从上古汉语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

      但是Sian(1986)向王力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系词“是”最早是作为一个肯定词进入汉语的。(注:冯春田(1984,页341)、罗杰瑞(Jerry Norman)(1988,页125)也有相似的见解。敖镜浩(1985)也讨论过“是”的发展。但是在“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这样的句子里(敖的IV型),动词“是”(是/赞成/认为对)怎么可能变成动词,这一点并未说清楚。此外,敖镜浩认为IV型句是系词“是”的来源,如果是这样,那么像动词“是”在句型IV中所代表的[NP1赞成NP2]的形式怎么可能转变成“等式句”通常所代表的[NP1=NP2]形式,这一点也不清楚。)由于说话者把“是”(对)用作“非”(错)的反义词,由于人们可能把否定词“非”跟表“错”义的“非”认作同一个词,“非”就常被用在名词性谓语前对它加以否定。它的表肯定的对应词“是”就自然地开始出现在名词性短语前,就像系词一样。语言中两个相关的发展触发了这个肯定词作为系词的再分析(reanalysis):(a)句尾“也”的消失;(b)“不是”取代否定词“非”。

      在下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力和Sian关于“是”的发展的解释都存在着某些困难。

      2.分析古汉语系词的困难

      首先,假如我们接受王力的观点,认为“伊”“繄”“维”之类的语气词不是系词,我们就无法充分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而没有其他语义功能。还有,为什么“维、伊、繄、即、乃”这些属于不同词类的词的功能都像一个系词?请注意,“伊、繄、维”大多出现在并列或对举的句子中,比如(5)(6)。为什么它们只出现在《诗经》或者并列及对举的句子中?这些词的功能和分布都给上述两种处理提出了问题。

      其次,如Sian指出的那样,王力关于判断词“是”源于指示代词“是”的观点存在着困难。他问道:如果指示代词“是”具有复指功能,那么新的一代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是如何不再把它当作一个复指代词的呢?但是,对王力的理论来说,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古代的判断句不含系词(王力1940),那些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就不应该有一个位置供“是”移入去承当系词的作用。当“是”逐渐变成系词时,这个指示代词就不得不把自己从主语的位置变到系词通常所出现的位置。这样,按照王力的假设,“是”渐变为系词的过程仍然原因不明。(注:事实上,王力没有区分指示代词“是”出现的位置和“是”变成系词后出现的位置。在《汉语浅谈》(1964)中,他说:“指示代词‘是’字在这种情况下(即[S…谓语])正是处在后代判断句里的判断词所处的位置,所以逐渐变为带有判断词的性质。”(《王力文集》,页683)与此相似,段丽芬(1989)援引周法高的论述来解释“是”的发展:“是”跟现代汉语“是”一样,它“兼摄”了指示代词跟系词的双重功能。(页21)这个解释也没有区分[+N]成分可以出现的位置和[+V]成分可能出现的位置。)

      最后,“是”来自肯定词的观点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按照Sian的处理,“是”的发展可以分析为这样一个类推变化:

      非(错)::是(对)

      =非(否定)::是x

      结果就是,“是”用作肯定词,出现在“非”所能出现的语境中,于是它就承当起系词的作用。

      这种分析的问题是,含有“非”与“是”对用的句子数量太少,因此远不足以构成下一代的触发经验(triggering cxpcrience)。一般认为《论衡》(约公元100年)是出现“是”的变化的一部较早的文献,我在书中找到了10个“是”用作系词的句子。例如:

      (9)a.或言李广便是熊渠养由基李广。(论衡,p16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