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语的角度看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杉村博文,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中国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学》编辑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是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教学。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

原文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日语和汉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指出:1.汉语和日语的被动句都有“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之分;2.相对而言,日语倾向于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作为使用被动句的语义动因,因此直接被动句不发达,间接被动句发达;而汉语则倾向于以“客观世界的施受关系”作为使用被动句的语义动因,因此直接被动句发达,间接被动句不发达。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03)02-0064-12

      如果学习汉语的日本学生能够造出像下面例(1)这种被动句来,他们算不算已经学会使用汉语的被动句了呢?

      (1)(他)不是跟人打架,是让人家给打了,打得还挺厉害,大概已经住院了。

      很遗憾,我们不得不指出他们离“学会了”还很远。等到日本学生能够把汉语的被动句用在像下面例(2a-c)这种情况时,他们才算真正学会了汉语的被动句。

      (2)a.邝编辑走了。她那杯没有喝过的茶,后来让我给喝了。

      b.下第二场大雨的时候,大杂院的下水道让一只死猫堵住了。

      c.觉民正要向她扑过去,他的膀子被觉慧抓住了。

      教会日本学生造出像(2a-c)这种被动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日语虽然也有被动句,但日语的被动句却不能用来描述像(2a-c)这种情况,例(1)只不过是一个两种语言被动句的交叉点而已(很有可能例(1)代表两种语言用被动句表达的“原型”情况)。因此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日本学生根本就不会想到把被动句用在像(2a-c)这种情况。与汉语不同,在日语中,被动句的施事很少由第一人称和缺乏施动性的事物(如“一只死猫”)充当,也很少让“部分”(如“人的肢体”)去充当被动句的受事主语。因此,从日语的角度看,(2a-c)都超出了被动句的使用范围。

      虽然学会了外语的编码方式,但运用那些方式的思路仍然是母语的思路——换汤不换药,这是外语学习的常态。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到,要想提高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必须给学生提供一部在汉外语法对比的基础上编写的汉语语法书。出于这种考虑,本文拟从日汉语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被动句的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描写。

      一 被动句的形式特点

      (一)日语被动句的形式特点

      日语动词共有4种“语态”(voice):一个基本语态(主动语态)和三个派生语态(使动语态、被动语态、可能语态)。(注:“使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可以合在一起形成“被使动语态”(例如"nagur-a-ser-a-reru")。当有人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日语一般用“被使动语态”来表达,而不用单纯的“使动语态”。如果给“被使动语态”单独立一个类,日语动词就一共有5种“语态”。)比如:

      例词基本语态

      使动语态被动语态

      可能语态

      なぐる(打)nagur-u nagur-a-ser-u nagur-a-rer-u nagur-er-u

      しぬ(死) sin-u

      sin-a-ser-u

      sin-a-rer-u

       sin-er-u

      “语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表层格标志”(“格助词”)的分派方式。比如:

      (3)a.张三-ga 李四-wo nagur-ta.(注:动词"naguru"接时态助词"-ta"(表示“已然”)时,词干"nagur"末尾的"r"要变成喉塞音,日语拼音拼成"nagutta"。为节省篇幅,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们不把这种形态变化一一注出。) 张三打了李四〔基本语态/主动语态〕

      b.王五-ga张三-ni 李四-wo nagur-a-ser-ta. 王五叫张三把李四给打了〔使动语态〕

      c.张三-ni李四-ga nagur-a-rer-ta.(注:例(3c)更自然的或说“无标”(unmarked)的词序是“李四-ga张三-ni nagur-a-rer-ta”,即把受事主语放在句首位置。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受事主语和施事成分的词序取决于诸如长度、焦点、强调等多种语用因素。) 李四让张三给打了〔被动语态〕

      d.张三-ni李四-ga nagur-er-ta. 张三能打李四了〔可能语态〕

      ga、wo、ni都是格助词,分别表示“主格nominative”“宾格accusative”和“静态处所格static locative”。ni在被动句里用来引导施事成分。(注:引导被动句施事成分的助词,除"-ni"之外还有"-niyotte"和"-kara",均为书面语。例如:

      (a)唐招提寺-wa唐僧鍳真-niyotte創建s-a-rer-ta.(唐招提寺为唐僧鉴真所创建)

      (b)Kare-no报告-wa minna-kara takaku評価s-a-rer-ta.

      他-no 报告-wa 大家-kara 高[,状语形] 评价-被动-已然

      (b)直译为“*他的报告被大家很高地评价了”,意思是“他的报告受到大家的好评”。从构词上说,"niyotte"是由格助词"ni"和表示“原因“”或“依据”的动词"yoru"的一种连接形式构成的。在(a)中,“唐僧鉴真”可视为“唐招提寺”兴建的“原因”或“依据”。"kara"是表示“起点”或“来源”的格助词。“评价”是一种抽象的给予行为,(b)与“大家对他的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基本意思相同,我们可以把(b)的施事"minna"理解为给予行为的“起点”或“来源”。用"niyotte"和"kara"引导施事成分的被动句都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日语句法历来将由动词“语态”的变化引起的格助词分派方式的变化包括在“语态”现象之内。像下面一对句子("wa"标示“话题topic”),尽管句法成分的编码方式不同,但由于动词的“语态狭义”相同,因此日语句法就不把它们编码方式的不同视为“语态广义”的不同。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