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3)02-0023-07 一、台湾新词语研究概况 几年前台湾语言学界对台湾社会中大量出现的新词语开始了跟踪式的研究。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班子进行新词语的收集、整理工作,台湾“教育部”的“语文网站”对这些工作有较充分的反映。语文网站存放的材料主要有三种:(注:本文资料来源: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语文网站”http://140.111.1192/) 1.“新词语料汇编1”。收录了1996年5月至1997年12月间的新词语,共5711条,1998年编成。(下面简称“语料1”) 2.“新词语料汇编2”。收录了1998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新词,共11463条。2000年编成。(下面简称“语料2”) 3.“新词释义汇编(一)”。在以上两种材料中选取了较为习见的词语进行释义解释,有842条。2000年编成。(下面简称“释义1”) 每种材料前都有“编辑体例”,对指导思想、收词原则、分类排列作了详细说明。“语料1”与“语料2”前面有总编辑曾荣汾先生的编辑说明,“语料2”的前面还有“国语推行委员会”前主任李鍌先生的叙文。 台湾新词语研究的目的是:“除了逐年对国内语言使用环境作全面调查外,更为了快速反映当前语言的新脉动讯息,于是针对每日的报纸,勾选新词语料,将成果加以整理汇编,逐段公布,供社会各界参考使用。”[1] “语料1”收集新词的基本原则是:“凡《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未收者皆为收录对象。”[2]“语料2”则“是以“教育部”所编最新版本《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与《新词语料汇编1》为标准,凡二者未收者皆为收录对象”。[1]这样的原则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判断新词语的座标,把现有资料中凡未见的都作为新词来看待。由此也可窥见台湾官方对新词语的收集、整理工作起步时间并不长,因为最初的编年式收集对象始于1996年5月份。 “国语推行委员会”对收集新词语相当积极。“新词语料搜集的工作目的与语言辞典编辑的标准当有所不同。辞典上所收的词当倾向于全面环境的约定俗成,而语料汇编要做的是对快速流变的潮流、新风气,迅作记录。因此,我们以为在同一时空条件中,所有的‘新鲜事’都是值得收的,尽管可能只是某厂商的产品或某歌手的新曲,因为这些都可视为‘社会新元素’。”[3] 他们很自觉地把新词语的收集看作是保留当代语言、当代社会变化的反映。“我们倒认为如要观察一个社会的演变,再没有比语词的观察细致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固然是社会环境演变的明显象征,但是未能如‘虚拟医院’、‘芳香疗法’、‘霸机’、‘网络咖啡’更能传神。了解青少年的心态,固然可以从服饰、行为去观察。但是若能一并去认识他们的特用语:‘炫’、‘酷’、‘逊’、‘high’、‘八卦’、‘毙了’,那才叫了解今日的‘Y世代’、‘X世代’。”[3]他们对新词语与标准语的关系也有着比较恰当的看法:“也许有人也会担心这些语词会干扰标准语的推广。我们的看法是:标准语的发展是持续的,它会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新成分,但是否会沉淀下来,则必须假以时日的观察。我们认为语言在约定俗成过程中具有筛选的机制,因此不广被认同的语言成分自会逐渐消失,结构佳、功能强大者自会留存。”[3] 有了以上的认识,也就决定着对新词语的界定与收集整理用的是比较宽松的尺度。“历史是针对‘过去’的论定,我们却是要作‘即时’的反映,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去考虑从宽搜录可能较合乎工作的目的。更何况,假以时日,在一段较长时间的累聚后,影响细微者自然复呈情形会较低,反之则会不断出现。这种频次的观察,正反映出语言有一张约定俗成的滤网。频次的统计我们会透过‘年度语词调查’来进行。两项工作一前一后,互为补充,再辅以辞典的补录释义,这正是国语会对语料资讯全面掌握的方式。”[4] 这种新词语收集工作还是比较初步的:“为快速反映当前环境新生语料使用情形而编。内容以提供词目与来源为主,不另附释义。”[5]从1999年开始,他们开始着手对新词的释义。“释义1”反映的就是作了初步释义的内容。它从“语料1”、“语料2”中选取了842条来释义,选词的原则是“语感为大众较熟悉者”、“有资料供参考者”、“网际网络见载者”、“小组有能力释义者”。[4]从许多语例的释义来看,这时的诠释仍属简陋。 “语料1”的收集来源为:《中央日报》、《中时晚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国语日报》、《联合报》。这些都是正式的新闻媒体。“语料2”收集来源除了上述报纸,还扩大到了网络。 他们关注的新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新生事物所用语词、新添义项之旧语词、人物、方言杂入国语而成流行语词者、大陆地区用语或外来语、节缩语料。“语料2”还增设了一类,即“同一事件或同一人名,因翻译不同成为未固定语词”。[5] 二、台湾新词语特点 下面以“释义1”为例来透视台湾新词语的特点。这是从16000多条新词中筛选出来加以解释的,可以看作是有一定普遍性与稳定性的新词,从它们身上更容易看出台湾新词语的特点及新词语作者的研究观。“释义1”共收词语842条,内分两部分,一是“中文词目”,一是“中英略语”。“中文词目”有717条。其中有两组同形词,一组是【类神经网路】:A“类神经网路:是一种以计算机来仿真人类脑神经细胞网络的科学。§英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类神经网路:一种利用计算机来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处理系统。它的内涵是一套计算系统,使用大量简单的相连人工神经元来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的能力。如同生物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处理、反应。人工神经元从外界环境或者其它人工神经元取得信息,并加以简单的运算,输出结果”。另一组是【家庭医师】:A“家庭医师:照顾家庭各成员健康的第一线医师。通常由社区中开业的全科医师,或卫生机构的医师来担当”。B“家庭医师:以整个家庭(甚至整个社区)各成员为照顾对象,提供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预防保健、诊疗、复健及居家照顾的医师。家庭医师的培训须以全人、全科及全方位医学为基础”。不算同形词,则为7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