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壮傣侗水语古汉语借词的调类对应*

——兼论侗台语汉语的接触及其语源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晓渝 通信地址:300071 天津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在论述汉语侗台语声调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解释壮傣侗水语里汉语老借词调类对应一致的原因,并由此展开对侗台语汉语接触及语源问题的讨论。认为汉语侗台语之间的历史关系应理解为同源—分化—接触。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引言

      1.1 侗台语族壮傣、侗水两语支诸语言(以下简称壮傣侗水语)里的汉语借词,可以大致分为古代借词和现代借词(传统称老借词和新借词)两大类。老借词的读法基本与《切韵》音系对应,新借词与西南官话对应。值得注意的是:新老两大类借词在声调上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壮傣、侗水语里汉语老借词的调类一致,对应整齐,但调值差异较大;新借词的声调关系参差不齐。简示如表一:(注:下表中的壮、傣、侗语的材料主要参照王均先生主编的《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和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编《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年),水语材料为作者田野调查所得。)

      表一

      

      1.2 就现代汉语借词而言,壮、傣、侗、水诸语言分别与当地西南官话阴阳上去(或阴阳上去入)各调调值相同或相近。这符合语言之间词语借贷以语音相似性为依据的基本原理。可是,古代汉语借词的调类对应现象就有些费解,令人深思。对此,有几种推测性说法:(1)当初影响侗台语诸语言的那种古汉语,其四声八调正好与各地的壮、傣、侗、水诸语言的各调在调值上依次相似对应。(2)汉末至隋唐时期,当时尚未分化的壮傣、侗水共同语A、B、C、D四调(注:李方桂先生《台语比较手册》(1977年)里原始台语A、B、C、D四声与古汉语四声的对应顺序是平、去、上、入,本文则按我国壮侗语族语言系列《简志》材料的对应,将李先生的B、C调换为C、B,这样A、B、C、D与汉语声调平、上、去、入依次对应。如行文里引用李先生的观点,文章里将作说明。)与所接触的南方汉语平、上、去、入四声在调值上分别近似,从而形成调类调值相似性对应的借贷(吴安其2002,第87页)。后来,这早期共同语分化,壮、傣、侗、水诸语言与南方汉语在调类上大致平行发展,各自的四声均因声母的清浊而分化为八调,但调值各自却变化较大。(3)由于壮、傣、侗、水诸语言与汉语的深刻接触,其汉借词语音形式与汉语原词语音形式的关系已发展为“对应关系”(如同今北京话和西南官话相互借贷时声调上的对应)而不是“相似关系”——这种状况是语言由接触走向联盟的转折点和标准(陈保亚1996,第162-164页)。这三种推测,究竟哪一种更合乎实际情况,本文在后面第二、三节里将着重讨论。

      1.3 关于同源词与老借词 提到侗台语里的古汉语借词,就必须面对关于同源词与老借词的区分问题。因此,这里得首先交待我们对于侗台语里古汉语借词(老借词)的基本认识。

      1.3.1 邢公畹先生认为,汉语与侗台语分化的时间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邢公畹1996);吴安其先生最近亦指出,侗台语从原始汉藏语的分化约在新石器中期(吴安其2002,第329页),两位学者的见解基本一致。据此,我们认为,由于早在距今约五千年前侗台语就与汉语分家了,那么,侗台语里所保存下来的、与汉语有发生学关系的同源词是非常少的,而侗台语里大量的、与汉语有系统音义对应关系的词,应看作是汉语借词。

      1.3.2 我们判别侗台语里古汉语借词的主要依据有:(1)在语音上成批量地与《切韵》音系形成对应规律的词。(2)古代汉民族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词,例如十二地支(有的民族早期也借天干词,如水族的“水书”里有大量记载)。(3)非侗台语自身的固有词。例如数词除了本族词外,其余基本上是汉语借词。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 有关侗台语诸语言里古汉语借词在调类上整齐对应的现象,早在四十年前就已为前辈学者注意到了(王均1962)。随着近年来侗台语与汉语的关系问题研究的深入,需要我们思考回答的问题日益凸现:为什么壮傣、侗水语里古汉语借词在调类上会整齐对应?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汉语与侗台语语言类型上的“同构”,说明汉越(侗台)语究竟是“同源”还是“异源”?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 汉语侗台语声调的历史比较

      2.1 汉语声调的发生发展 关于汉语声调的起源和发展,我们有几点认识,概述如下。

      2.1.1 汉语声调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汉语音节结构的简化,而汉语音节结构的简化与汉语结构类型的转化密切相关。萨丕尔指出:“语言不但是逐渐地改变,也是一贯地改变着的;它不自觉地从一种类型变向另一种类型。”(萨丕尔1921,第109页)数千年来,汉语的结构类型不可能一成不变。

      2.1.2 汉语声调的产生是一个过程,这是因为语言是渐变的。在汉语类型逐渐转化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种过渡状态——还保持着某些形态手段,存留部分复辅音音节,平、入二声最早产生,随后产生上声。现代藏语诸方言中存在着类似的过渡状态(黄布凡1994),这对我们很有启示。

      2.1.3 汉语平、上、去、入的声调系统大约形成于东汉时期。在此之前,《诗经》等先秦韵文的押韵之所以呈现平声、入声以及上声字独立性较强,可能主要是因为它们音节结构特点的某种类似性,而不是伴随性的音高(高低升降)所起的作用。这些不同类别的音节结构特征,后来逐渐为与之相应的声调所替代。所谓先秦时期的变调构词,可能不是变调,而是音节里辅音或元音的某种特征的变换构词,比如辅音声母的清浊交替表自动和使动(王力1964),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