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的交汇地带,人口80%以上是回民。境内方言分三片:南片、下马关片属中原官话,北片属兰银官话。北片内部回民话与汉民话有差异。北片回民话以县城话为代表,在全县分布面积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就是本文所说的“同心话”。同心话音系与银川话接近。为节省篇幅,本文略去例句标音。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常用句式是“X吗Y”、“X哩吗Y哩”。这类问句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一,句中所用语气词“吗、哩”是否都有传疑功能;其二,该句式的形成是否由于藏语的影响。本文经过初步研究认为:在“X(哩)吗Y(哩)”类问句里,“吗”兼有传疑和连接问项双重功能;“哩”不是疑问语气词,实际处于句中并列是非问语段的陈述式层面。“X吗Y”句式的形成肇端于《老乞大》《朴通事》成书的元明时期,是近代金元系白话"X+M+Y"疑问句句式地域性演变的结果,可以从汉语疑问句系统的特点及发展本身探寻其成因,将其产生归因于藏语的影响是靠不住的。 本文所用符号:S,代表句式;X、Y,代表问项;A、B,代表问项内容;M,代表疑问语气词(modal particle)。文中部分西北方言及古代文献用例系引用,为行文方便,引用书目一律附后,恕不在正文中一一指出。 壹 选择性问句的常用句式 1.1本文所说的选择性问句,包括选择问句、反复问句两个小类。普通话选择性问句表示提问的手段是并列问项,使用连词“是……还是……”,使用语气词“呢”,一般不使用“吗”(不包括句群形式,详4.3)。例如: 你是吃面条呢,还是吃米饭呢? 他来还是不来呢?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特点主要在于语气词“吗·ma”、“哩·ni”的使用,连词“还是……还是……”、“是……还是……”等虽然可以帮助提问,但可有可无,使用频率较低;在有的句子里用了反而多余,不合当地习惯。例如(有*号的句子不成立或不合习惯): 你(还是)吃面哩吗,(还是)吃米饭哩?│去的工时间大吗小?│他来吗不来唦?│*去的工大吗,还是小? 1.2 同心话选择性问句的常用句式及句中“吗、哩”的使用情况见表一。 表一 选择性问句常用句式表
表中甲组的S[,1]-S[,4]是选择性问句的四种基本句式,“吗”出现在基本句式里。根据“吗”的用否,四种句式可归并为“X吗Y”和"X+Y"两大类型。 基本句式中的反复问句S[,3]与S[,2]、S[,4]可以互变:S[,3]添加“吗”即变成S[,2],删去否定词后的成分即变成S[,4];反之亦然。当S[,3]的问项是动宾、动补、限定等复杂结构时,也可以省略A项的某些成分变成“A不/没A+其他”的句式(例见下括号内)。但是当地更习惯于用S[,2]、S[,4]表达结构复杂的反复句,S[,2]、S[,4]是同心话使用频率很高的两种句式。例如:
S[,2]也可以变作将反项前置的“不/没A吗A”式(不去吗去哩),但用得较少。 乙组可视为由甲组基本句式使用“哩”后变化出来的下位句式,括号中的“吗、哩”也可不用。“吗、哩”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下面将具体讨论。 贰 “吗”的用法和性质 2.1“吗”的用法 选择性问句里,“吗”一般用在前问项后,构成“X吗Y”句式。但是在选择问、反复问两个小类里,“吗”的作用不同。在不使用关联词的选择问句S[,1](A吗B)里,一般都需要使用“吗”,不用“吗”的句子容易混同于陈述句,或者不合本地习惯(例见2.2)。在反复问句里,“吗”的使用要受句式限制: 其一,在S[,2](A吗不/没A)里,“吗”是习惯上必要的但不是表义上必需的,也可以不用。当问项结构比较复杂时,一般要使用“吗”(例见1.2);而在“不/没A吗A”变式里,一定要用“吗”,例如: 不说吗说哩?│没洗吗洗了? 其二,在S[,4](A+不/没)以及S[,3]的变式“A不/没A+其他”里不能用“吗”(例见1.2),但是在同心东南相邻的固原话里,“吗”已扩散到S[,4]里,出现了“A吗不/没”(他来吗不)的句式。 下面是基本句式S[,1]、S[,2]、S[,4]的举例,S[,3]例句见1.2。 S[,1] 今儿初三吗初四? 这是我的吗你的? 你走北京吗上海? 你去吗他去? 杏子酸吗甜?饭做得多吗少? S[,2] 你走吗不走?这个话他愿意说吗不愿意说? 娃乖吗不乖?这块布好看吗不好看? S[,4] 回家不? 这个有那个大没? 吃罢饭再去行不? 你瞭看锅里还有饭没? 在口语里,“X吗Y”句式有两种语流形式:当使用关联词或语速舒缓时,“吗”可以延宕为或平或降的长音,后面可以停顿,形成“X吗,Y”的间断语流形式,常配合使用“哩”或“唦”;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问项结构简单的选择问句(S[,1])和反复问句(S[,2])里,“吗”后不停顿,形成“X-吗-Y”的连贯语流形式。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