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焦点理论和非单调逻辑的有关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包含句尾“的”的事态句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进而揭示句尾“的”的句法功能是名词化、语义功能是自指、语用功能是表示确认语气。首先,建立事态句的各种格式之间的推导关系,分析不同格式的事态句在焦点结构和焦点类型上的差别,并以此来解释不同格式的事态句在构造方式和语义表达方面的差别。接着,讨论句尾“的”跟名词化标记“的”在语义指称类型上的同异,通过刻划“的”字结构的逻辑性质来揭示:所谓的转指标记、自指标记和传信标记的“的”,在句法、语义功能上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然后,用非单调的观念来分析事态句在时体特征和句式意义上的不一致性,用预设的动态求解来解释事态句的已然义和未然义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事态句中的认定焦点具有对比性、排他性的语义特征,来解释事态句何以能表示确认意义,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事件句都能转换为事态句;并用缺省表达跟标记表达的对立,来说明事态句的确认义、确信义和确询义之间的关系。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字号:

      一 引言

      本文所谓的句尾的“的”,指类似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的”。例如:

      (1)是小王第一个跳下去的。 (3)你在哪儿上车的?

      (2)小王是第一个跳下去的。 (4)你在哪儿上的车?

      要讨论句尾的“的”的句法、语义功能,至少会涉及下列三个方面的问题:(i)这种“的”跟具有名词化功能(句法)、表示自指或转指(语义)的“的”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ii)“……的”处于谓语位置上构成的“(是)……的”格式,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格式)意义?(iii)这种“的”到底是结构助词(名词化标记),还是语气助词(传信标记)、或时体助词(已然义载体)?

      下面,我们打算引进焦点理论和非单调逻辑的有关观念和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二 从事件句到事态句的派生过程

      为了方便,我们称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核心的句子为事件句(event sentences),称带句尾“的”的句子为事态句(state-of-affairs sentences)。下面,我们打算用从基础句到派生句进行推导的方法,把所有带句尾“的”的事态句,都组织进从事件句派生出事态句的推导式系列中。

      事件句以及物动词作谓语核心的句子为典型,记作S[,10]:"S+Ad+V+O"。例如:

      (5)a.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c.我妈前天去了姐姐家

      b.我昨天碰到了小王 d.李平今年考上了大学

      当在这种事件句的后面加上虚词“的”以后,就可以造成一种说明事态(state of affaires)的判断句,简称事态句,记作S[,20]:“S+Ad+V+O+的”。例如:

      (6)a.瓦特发明蒸汽机的 c.我妈前天去姐姐家的

      b.我昨天碰到小王的 d.李平今年考上大学的

      在真实语料中,事态句S[,20]:“S+Ad+V+O+的”中的状语Ad可以是连动式的前段、介词结构和助动词“会、要”等谓语核心之前的辅助成分,状语Ad和宾语O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7)a.我去跟他谈的。(李等,1998,94页)

      b.这样下去,你要吃亏的。(杉村,1999,65页)

      c.你这样熬下去,会把身体拼垮的。(李等,1998,95页)

      d.他一边往汽车站送我,一边跟我说的。(杉村,1999,63页)

      这种事态句末尾的“的”,可以有条件地移动到宾语O之前,(注:牛秀兰(1991)指出:单音节动词的宾语一般都在“的”的后面,双音节动词的宾语经常在“的”的前面……。我们发现,这条规律的例外太多,还需要仔细研究。)形成另一种事态句的表达形式S[,30]:“S+Ad+V+的+O”。例如:

      (8)a.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c.我妈前天去的姐姐家

      b.我昨天碰到的小王 d.李平今年考上的大学

      S[,30]这种事态句末尾的宾语O,可以通过话题化而移动到句首,形成另一种事态句的表达形式S[,40]:“O+S+Ad+V+的”。例如:

      (9)a.蒸汽机瓦特发明的 c.姐姐家我妈前天去的

      b.小王我昨天碰到的 d.大学李平今年考上的

       如果说S[,20]、S[,30]、S[,40]是S[,10]的第一级的派生句式的话,那么在它们的S或Ad之前加上“是”构成的形式就是S[,10]的第二级的派生句式。可以分别列举如下:

      S[,21]:“是+S+Ad+V+O+的”

      S[,22]:“S+是+Ad+V+O+的”

      (10)a.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

      (11)a.瓦特是发明蒸汽机的

      b.是我昨天碰到小王的

      b.我是昨天碰到小王的

      c.是我妈前天去姐姐家的

      c.我妈是前天去姐姐家的

      d.是李平今年考上大学的d.李平是今年考上大学的

      S[,31]:“是+S+Ad+V+的+O”

      S[,32]:“S+是+Ad+V+的+O”

      (12)a.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13)a.瓦特是发明的蒸汽机

      b.是我昨天碰到的小王 b.我是昨天碰到的小王

      c.是我妈前天去的姐姐家c.我妈是前天去的姐姐家

      d.是李平今年考上的大学d.李平是今年考上的大学

      S[,41]:“O+是+S+Ad+V+的”

      S[,42]:“O+S+是+Ad+V+的”

      (14)a.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

       (15)a.[?]蒸汽机瓦特是发明的

      b.小王是我昨天碰到的 b.小王我是昨天碰到的

      比较:这辆车是我妈前天买的

      比较:这方案我们是赞成的

      c.[*]姐姐家是我妈前天去的

       c.姐姐家我妈是前天去的

      d.[*]大学是李平今年考上的

       d.[?]大学李平是今年考上的

      比较:词典是李平今天借到的

      比较:房子李平是今年分上的

      可见,S[,41]和S[,42]的个别实例(token)可能不合格或合格性可疑,但是换一个实例就没有问题了;因此,S[,41]和S[,42]作为句法类型(type)应该是成立的。

      由于事态句的各种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含有“的”、有的还含有“是”,因而可以把各种形式的事态句抽象地简称为“(是)……的”结构。下面两节将从焦点结构和焦点类型两个方面说明事态句的各种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语义动因(semantic motiv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