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

作 者:

作者简介:
遇笑容/曹广顺

原文出处:
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

      “VP不”是汉语反复问句的主要格式,始见于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铭文:“正乃讯厉曰:‘汝贾田不?’”(《文物》1976年第5期38页),以后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

      “VP不”也是汉语疑问句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中古时期“VP不”出现的含副词的变体(AdvVP不,如:宁VP不、颇VP不、可VP不等),发展出“VP不”和“AdvVP不”两种不同的反复问句格式,以后“AdvVP不”中“不”消失,产生"AdvVP",“VP不”和"AdvVP"在方言中形成互补分布;部分“VP不”句尾否定词“不”逐渐虚化、音变,产生出汉语重要的疑问语气词“么”,句子也从反复问句变化成是非问句;这些变化对研究汉语的历史和现状有重要意义。这些问题以往都有不少研究者投入过许多精力,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限于研究材料的掌握,至目前为止,似乎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全面了解,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注:参阅参考文献张敏(1990)、赵新(1994)和吴福祥(1997)。)

      “VP不”大量使用是在中古时期,其关键变化也出现或萌芽于中古时期。为了解“VP不”发展的历史,本文以中古译经和主要本土文献为基本材料(注:本文考察的主要材料是:

      汉译佛经

      1.道地经(东汉·安世高)2.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同上)3.道行般若经(东汉·支娄迦谶)4.般舟三昧经(同上)5.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同上)6.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同上)7.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东汉·安玄共严佛调)8.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东汉·支曜)9.中本起经(东汉·昙果共康孟详)10.修行本起经(东汉·康孟详共竺大力)11.六度集经(吴·康僧会)12.旧杂譬喻经(同上)13.增壹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14.过去现在因果经(宋·求那跋陀罗)15.出曜经(姚秦·竺佛经)16.大庄严论经(后秦·鸠摩罗什)17.众经杂譬喻经(同上)18.贤愚经(元魏·慧觉)19.佛本行经(隋·阇那崛多)

      本土文献

      1.三国志(晋·陈寿、宋·裴松之)2.洛阳伽蓝记(北魏·杨术之)3.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4.《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5.《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6.《搜神记》(晋·干宝)),以利用语料库的计算机检索为主,辅之以部分手工处理,希望能较全面地介绍中古时期汉语“VP不”式反复问句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划清一些过去的研究中认识还比较模糊的问题。

      一

      1.0 中古文献中的“VP不”可以分成不含副词(“VP不”)和含副词(AdvVP不)的两类。

      1.1 “VP不”式是出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格式。在我们所调查的大部分中古文献中都有出现。这个格式除基本格式外,也有几种变体:1.句末使用语气词“乎\耶\也”的,2.“VP”和“不”之间使用连词“以\已”的,3.句末否定词使用“未”的,等等。以下是“VP不”的主要形式在文献中的出现情况。(注:列入下面表中的是“VP不”的主要形式,除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出现很少的形式,如“VP非”、"VP"与“不”之间使用连词“与”的“VP与不”,没有列入。在这个表里,不管相关格式是否出现,我们列入了调查过的全部文献。在以后的表中,将只列出格式出现的文献。)

      VP不 VP以不

      VP已不 VP不乎 VP不也 VP不耶 VP未

      大安 +

      道行 ++

      般舟 + +

      文殊

       +

      伅真  +

      中本

       ++

      +

      修行

       +

      六度

       ++

      旧杂

       +

      增壹

       +

       ++

       +

      过去

       +

      出曜

       ++

       +

      大庄

       ++

      +

      众杂

       ++

      +

      贤愚

       ++

       +

      +

      佛本

       +

       +

       ++

      +

       VP不 VP以不

      VP已不 VP不乎 VP不也 VP不耶 VP未

      三国

       ++  +

      洛阳

      +(1)

      世说

       ++  +

      搜神+(1)

      “VP不”出现在以上25种文献中的18种,出现的数量在译经中较多,一种译经中常常有几十条;本土文献中较少,像《洛阳伽蓝记》、《搜神记》中都仅1见。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VP不”在后汉到隋仍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句式,译经比较接近口语,使用较多,本土文献较接近文言,出现较少。同时,在内容上,许多译经对话较多,疑问句出现的机会也就比较多,本土文献对话少,使用疑问句的机会少,这也是造成本土文献“VP不”出现少的原因之一。在几种格式中,使用最多的是“VP不”;在“不”后接语气词的例子后汉已经有了(道行),只是还不多见;在"VP"与“不”之间加入连词“已\以”的例子,出现在《增壹阿含经》之后,《增》译于建元二十一年(385)。“VP未”出现的比较早,它和“VP不”的差别主要在“未”的否定中包含“已然”的概念,“不”则只否定一个事实。

      1.2“AdvVP不”在后汉译经中出现也较多,本土文献出现较少。从后汉到隋,句式中的Adv有“宁\颇\岂\叵”等几个,以后还有“可”。中古文献使用集中的是“宁\颇”。这两个副词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差别。“宁\颇”除用于“AdvVP不”之外,还可以用在“AdvVP乎\耶”格式里。(注:“AdvVP不”和“AdvVP乎\耶”是两种不同的疑问句型,前者是反复疑问句,后者是非疑问句。为讨论方便,我们把它们都列在下面的表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