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365(2002)06-0051-07 一、认知语法研究简史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了,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了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在吸收了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M.Johnson和Haiman等。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语法(注:美国语言学家Langacker于1976年创立了“认知语法”,最初称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改为“认知语法”。本文的认知语法不限于Langacker的语法理论,而是指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它基于经验主义的哲学观和语言观,认为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主张从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出发,通过人类在与外在现实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概念结构分析、解释语言结构。认知语法不同于以往对语言结构的原子分析和形式分析,它更注重语言结构的理据分析和解释,使语法研究更加走向深入。近年来,它的研究焦点是句法隐喻、概念结构、范畴化的原理理论、意象图式及句法象似性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认知语法已经成为欧美语法研究的大趋势,正在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它也逐渐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国内语法学界引进认知语法始于1988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引进阶段。1988年黄河和叶蜚声分别翻译了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介绍了认知功能语法的哲学观、语言观和诸多原则,从此国内开始重视认知语法。沈家煊、石毓智、赵艳芳、王勤学、林书武等学者发表了许多评介认知语法的文章,但此时很少涉及汉语具体问题。二是发展阶段。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张伯江、方梅、刘宁生、石毓智、沈家煊、袁毓林、张敏等一些学者借鉴认知语法的观念、方法来研究汉语的具体问题,如汉语里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词的重叠、词类的本质特点、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名词配价的原因、领属构造中“的”字的隐现、方位表达等等,取得了重大成果。与此同时,出现了两本系统地介绍认知语言学的论著,最早的是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他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经验基础,尤其是句法的象似性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运用句法的象似性解释了汉语的名词短语问题。另一本就是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对认知语言学作了综合介绍和阐释,尤其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阐述得更为详细、深刻,但缺少汉语具体问题的分析。另外,外语学界也进行了大量的评介与研究工作,如胡壮麟、林书武、束定芳等关于隐喻的研究,徐盛桓的常规关系研究,王寅、王德春、文旭等关于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讨论,等等。2001年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认知语言学基础理论、隐喻研究和认知语言学应用研究三个主题展开了讨论,程琪龙、林书武、石毓智、蒋严、徐盛桓和许余龙等学者分别作了“语言认知和隐喻”、“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现代汉语的信息组织原则”、“论思维空间理论与话语语用分析的结合”、“常规关系认知化”、“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的学术报告,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汉语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 二、认知语法理论研究 2.1认知语法的归类 关于“认知语法”与“功能语言学”的关系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廖秋忠、张敏、马庆株等都把认知语法归为广义的功能语言学的范围,主张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两分。邵敬敏等主张形式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三分。我们认为认知语法与功能语法都主张句法不是自主、自足的系统,而是由句法之外的因素形成的,都是解释性的,但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前者从认知角度解释语法规则,后者通过语境与功能解释语言规则。认知语法虽然还处于初创阶段,仍缺乏整齐划一的分析模式,但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认知语法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解释汉语的各种语法现象,取得了许多成果。认知语法必将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 2.2认知语法的理论意义 认知语法到底有哪些理论价值,袁毓林(1994)、张敏(1998)、沈家煊(2000)、石毓智(2001)等学者结合汉语实际进行了一些探讨。认知语法用于汉语研究,较之以前的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概括性。这是认知语法在解释语法现象时的一项承诺,即力图找出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以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比如由“正负颠倒”引起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的异常变化可以用“量级”进行统一的解释。(沈家煊,2000) (2)认知性。认知原则符合已经得到验证的认知心理的规律,因此认知语法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和可验证性。石毓智(2001)由客观世界中的一条直观、明显的常理:“量大的事物能够长期存在,量小的容易消失”,抽象得出了判断词语肯定、否定用法的模型,即根据概念的语义程度,区分不同的量级,由0到1共七个量级,位于或逼近0的只用于或多用于否定结构,位于0.5的词语肯定和否定自由,位于或逼近1的词语只用于或多用于肯定结构。 (3)与汉语研究的适配性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知语法重视经验事实的归纳,更容易取得独立的经验支持与验证;二是着重于意义和概念结构,注重句法里的隐喻结构及象似性特征,与汉语研究具有更强的亲和性。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其句法结构比起形态丰富的语言来更加明显地倚重概念和象似的原则。(张敏,1998) 认知语法更具有解释性,因而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当然,认知语法也不是自主的,即并不是所有语法现象都能用认知来解释,语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注意语法的认知性和系统性,努力探讨认知语法的研究体系,以规范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