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话”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藏汉混合语,作为母语使用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又称“雅江倒话”。使用倒话的八个村寨连绵分布在雅江县城上下、雅砻江河谷两岸近29公里的狭长地带,分属雅江县河口镇、八角楼乡、呷拉乡三乡镇,使用人口计504户2685人(1995年)。倒话周边主要是藏语,分属藏语康方言南北两路土语群。(注:康方言内部土语的划分据格桑居冕1985,马月华1987。) 倒话作为一种混合语的两个基本特点是:词汇成分主要来自汉语,但语法结构却与藏语有着高度的同构关系。这些来自汉语的词汇成分读法上与汉语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但语音要素格局(元音格局与辅音格局)却与藏语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同时,倒话的语法结构及各种要素的功能与藏语有相当一致的同构性,如动词的名物化标记,体、态、式标记以及名词代词的一些格标记等等。这种语言已经成为某一言语共同体的第一交际语和孩子们学习的母语。 需要指出,倒话的形成绝不是两种语言系统,或两种语言系统中某些成分的叠加与合并。事实上,语言系统的任何一个层面,要使来自不同语言的异质成分纯粹地叠加起来是难以完全实现的,因为其内部层次结构和要素成分都反映了来自不同系统的信息。 笔者在《藏汉混合语“倒话”述略》(2001a,以下简称《倒话述略》)中曾作了初步介绍。从倒话的特征看,其所有结构系统都表现为来自汉藏两种语言系统异质成分全面、有序的混合。为了深入认识这种语言现象的历史发生和共时运行的机制,本文拟先从倒话这一语言已经实现了的、共时的面貌开始,解析其各个层面中来自两种不同语言系统的异质成分的具体分布。(注: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在对倒话与藏语和汉语进行比较分析时,藏语指当地藏语方言,属于康方言南北两路土语群;汉语指汉语四川方言,主要以成都话为比较对象。举例时使用国际音标、汉字和藏文拉丁转写符号(用斜体加以区别),但对语音形式明显来自汉语的词直接使用汉字而不加注国际音标。) 一 词汇 1.1 倒话词汇系统中“汉语词”所占的地位 为分析倒话词汇系统的构成,我们利用100-200词、1000词左右和2000词以上共3种不同的词表,分级考察这些不同的词汇成分在不同范围中的具体分布。这里以斯瓦迪士百词表、二百词表,《藏语简志》(金鹏,1983)所附词汇表以及我们实地调查所得的2000多个词来加以比较,其结果如下: 汉语词(%) 藏语词(%) 自有词(%) 词汇 所用词表 分级数目 比例 数目 比例 数目 比例 100 100 -200 斯瓦迪士 100 0 0 0 0 -200 《藏语简志》 1000 (920) 910 98.91 1 0.11 9 0.98 实地调查 2000以上 (2240) 1984 88.57 115 5.13 141 6.30 说明:1.《藏语简志》词汇表实收991个实词(包括14个副词),这里除去了71个诸如阶级、民主、和平、侵略等口语中不常见的书面词后余920个词。2.我们把一些不好确定来源或与藏汉语有关但既非汉语词又非藏语词的词叫“自有词”。 1.2 从基本词、核心词的比例看,人们似乎可以将倒话视为汉语,甚至是一种汉语方言。然而,从语音方面看,这些词可认为源自汉语;但是在语义上却可以发现,倒话语词的语义系统却主要是接近藏语而不是汉语。例如,倒话将“出彩虹”说成
(注:需要说明,
不是一个词或词组,也非完整的句子。和当地藏语一样,倒话的动词必须有各种后置的体、态、式等语法标记才能完句,这里为简明计未给出
的后附成分。而且,即使根据有的动词原型可以单独作谓语(即自主动词自动态的“命令形祈使式”为零语缀的动词),认为
已有形态表现。以下类似的例子同此。)从表面看,用汉语解释动词“伸”的语义十分牵强,但联系到当地使用的藏语就很明确。当地藏语说“出彩虹”
“伸”来表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某一个词的语义在藏语和汉语中存在差别,倒话相应词的语义往往接近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