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话尖团音分混现象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根清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语文研究

内容提要:

从分尖团到不分尖团,是汉语方言发展演变的大趋势。在官话方言区,绝大多数方言已经完成了这一演变过程,在广大南方地区,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则依然坚守阵地。从分尖团到不分尖团,中间到底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就像两列行进中的士兵,是怎样合并到一列之中去的?是横队整列同时跨越穿插到另一列之中,还是纵队一个一个地异时到达?景宁畲话尖团音似分又混的现象,表明它正处在由分到混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它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参差不齐的语音现象,正是我们考察这一发展进程的活化石,它可以给我们以很多的启示,它们应该是由少数字逐渐“扩散”到其他更多的词中去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02)04-0042-05

      景宁县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端,东邻青田、文成,南衔泰顺、寿宁(福建省),西枕庆元、龙泉,北接云和、丽水。全县总人口为16.6万余,其中畲族人口约1.7万,占总人口的10%强。

      浙江畲族原非土著,都是由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辗转迁来的。而景宁是浙江畲民最早的居住地,雷姓畲民早在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就已经来到敕木山一带定居。其后,宋、元、明、清各代,代有迁转,而尤以明代最为频繁。

      景宁畲话是一种古老、层次复杂而又极具动态感的特殊的汉语方言。在畲民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畲话曾经受到粤语、客家话、闽语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到达浙扛以后,又受到南部吴语的一些影响。这特殊的发展历史,决定了景宁畲话错综复杂的语言状态。今仅就其尖团音的问题作一点介绍,读者或许可以从中感受到它的复杂程度。

      一 景宁畲话尖团音的今读情况

      尖团音的分混,指的是古声母精组(精、清、从、心、邪5母)和见组(见、溪、群、晓、匣5母)在今细音前有没有区别。所谓分尖团,是指精、见两组声母的字在今细音前读音不同;不分尖团,是精、见两组声母的字在今细音前读音相同。

      在当今众多的汉语方言中,有分尖团的,有不分尖团的。大体而言,北方官话方言不分尖团的情况比较普遍(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利用通讯的方式调查了北方方言的尖、团音分合情况,在1000多个点中,不分尖、团的方言高达79.7%,分尖、团的仅占20.3%(注:转引自山东大学中文系编《汉语方言学与方言调查》(油印稿,1980),第57页。)),而南方诸方言则是分尖团的情况比较多见。

      表1 全国12个方言代表点尖团分混情况表(注:北京、济南等12个方言点字音材料,依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版);青岛语音材料,依据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方言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表2 景宁畲话精见组细音字的读音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景宁畲话精组、见组细音字已经表现出似分又混的参差状态。说它“似分”,是有那么多的细音字仍然读同洪音字,如精母的“借祭际紫资姊子接煎剪箭节津进井”、清母的“雌此次侵浅亲七漆请青”、心母的“西洗细婿斯私死四肆司丝思笑萧箫心线辛新信性姓星腥醒”等与见母的“家加假阶介界戒街解鸡计寄饥几基记交胶郊搞教娇叫九救监甲检兼今金急级间简奸建见结洁巾紧吉斤筋劲姜脚江扛讲港角更格耕革隔京敬镜颈”、溪母的“企欺敲巧欠腔确轻”、晓母的“虾孝吓”等,前者读[ts]、[ts']、[s],而后者读[k]、[k]、[x],泾渭分明。

      说它“又混”,是有那么一些细音字已经合流,如精母的“姐阿~,祖母挤焦揫酒尖笺将蒋奖即精积绩”等与见母的“己绞浇纠剑禁锦艰肩坚疆景经击激”等,都已读舌面塞擦音,清母的“笡秋签迁千抢清”等与溪母的“启谦庆倾”等,都已读舌面塞擦音,心母的“写消小修秀仙鲜薛先相想箱削息媳惜锡析”与晓母的“牺戏喜希晓休险掀献显欣香乡享响向兴兄”等,都已读舌面擦音

      并且这种分化是无条件的,即便是同一音韵地位的字,也会出现分混不一的情况,如:“齐”与“脐”,同为蟹开四平声齐韵字,前者读[ts‘],而后者读;“球”与“求”,同为流开三平声尤韵字,前者读[k‘],而后者读

      景宁畲话尖团音的“分”、“混”情况,表3可以给我们更直观的印象:

      表3 景宁畲话尖团音分混比较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