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3;B9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2)05-0033-09 要准确考定词义,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尽管近些年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结经验、探讨方法的论著还不多见(注:关于中古、近代汉语词义求证的方法,郭在贻《训诂学》(第79-104、165-170页)、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前言》都有介绍;江蓝生《演绎法与近代汉语词语考释》一文对词义考释的方法作了补充。此外,朱城有《古书词义求证法》专著出版。笔者孤陋,所了解的情况大致如此。)。本文试图在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讨论中古词义求证的基本方法,以就正于博雅。 求证中古汉语词义,大致要经过辨字、明词和释义这样几个步骤。姑举述如次。 一、辨字 求证考释词义,首先必须依据可靠的版本和文字。人们常说,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生。故光有好的版本还不够,在研究过程中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校勘。因此,辨识文字正误就成为释词的第一步工作。这里试举两例: (1)呛啍。《晋书·文苑传·王沈》:“呛啍怯畏于谦让,阘茸勇敢于饕诤。”[1](p.2383)《汉语大词典》已收“呛啍”条,释为“愚怯貌”,并加按语说:“呛啍,《集韵·平庚》作‘呛啍’”。按:应从《集韵》作“呛啍”为是。“呛啍”和“阘茸”对文,当是联绵词。从声音上看,《集韵》“呛”锄庚切,“啍”虚庚切,“呛啍”是叠韵联绵词。“啍”,《集韵》有他昆切、朱伦切等音,声、韵都和“呛”字较远。《集韵·庚韵》:“脝,膨脝,腹满貌。”“悙,憉悙,自矜健貌。”“哼,呛哼,愚怯貌。”又:“呛,呛哼,愚怯。”都可以证明作“呛哼”是对的。 (2)解白。《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仆日弊,而得此热,勿勿解白耳。”[2](p.1591)此据中华书局影印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本。“解白”费解,疑文字有误。二王书帖中多见“解日”一词,义为混日子、度日,如“忽忽解日尔”、“劣劣解日”、“忧悴解日”等,“白”应当是日”的形近之误。 考释汉魏以降的中古语词,还应注意因为写本俗字而造成的错误和问题。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汉字特别是碑铭、写卷中的异形别构变化繁多,产生了大量俗字。识别俗字是考释词义的关键。六朝古籍中因俗字造成的讹误十分常见,至少有以下几类: 1.因俗写加点而误。 (3)斤——斥。《高僧传》卷四《支遁》:“昔匠石废斤于郢人,牙生辍弦于钟子。”[3](p.163)中华本校注:“原本‘斤’作‘斥’,据《弘教》本、《世说》改正。”按:写本俗字中,在一个字上加点是通例,如“床”作“
”、“数”作“
”、“氏”作“
”、“社”作“祖
”、“吐”作“
”、“民”作“
”、“弄”作“
”、“友”作“
”等,“斤”加点成“
”也是其例。梓民不察,遂误作“斥”了。 2.因俗写加横而误。 (4)卬——印。《异苑》卷九:“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赵)侯以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4](p.90)中华本《校勘记》:“《太平御览》卷七百三十七引‘印’作‘仰’,此句当作‘侯仰以指之’。”按:校“印”为“仰”,出发点大体不错,但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其实,“印”是“卬”的俗字(“卬”俗写加一横线成“印”)之误,而“卬”是“仰”的古字;《异苑》作“卬”,《太平广记》作“仰”,二者是古今字关系。“印”原系“卬”之俗写,手民不知,误作“印”耳。《世说新语·排调》28:“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5](p.430)“印山”就是“卬山”,其致误原因和《异苑》本例相同。王利器,徐震堮等先生径校为“岇山”,同样未得其源。进一步看,从“卬”之字在写本或早期的刻本中常添一横线作“印”,如:“迎”作“
”,或作“
”;“抑”作“
”;“仰”作“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