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方言晓组合口一二等字的声母今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祥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原文出处:
长江学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对徽州中心区域七个调查点的方言调查字表中的晓组合口一二等字的声母今读进行考察分析。七个调查点由西向东是:休宁海阳、休宁万安瓯山、屯溪阳湖、黄山汤口、歙县西乡岩寺、歙县北乡富堨、歙县南乡塘里(注:本文方言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方言调查队1995年的7组调查字表及同音字表:

      休宁海阳 严优等记录整理

      休宁瓯山 姜华等记录整理

      屯溪阳湖 杨敬宇等记录整理

      黄山汤口 刘祥柏等记录整理

      歙县岩寺 宿娟等记录整理

      歙县富堨 李倩等记录整理

      歙县塘里 梁源等记录整理)。由于是针对方言调查字表进行全面考察的,所以这里对不便使用的其他方言点的材料割爱不用。

      本文说的晓组合口一二等字声母今读主要是指所谓f-、h-分混问题,也就是晓组跟相应的非组字声母今读的分混问题。我们这里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逐步分析相关声母分合的历史层次关系。徽州方言在f-、h-由分到合的语音演变历史过程中,有许多相关的语言现象产生,本文旨在揭示这些相关的语音现象,并分析这些方言语音历史现象在f-、h-分混史这一历史年表中的时间位置及其发生时间跨度。对方言语音史现象的揭示以及对其时间层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f-、h-分混以及相关现象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一 徽州方言声母概况

      徽州方言声母内部一致性比较高,古浊声母清化,次浊声母也多合流。都有两套塞擦音和三套塞音声母。声母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块:帮系、大端系、大见系。

      表一 徽州方言声母框架

      

      帮端见这三大块各自内部特点一致性很强,三大块相互之间区别很明显。其中帮系、大端系字不拼合口呼和撮口呼,中古合口字逢帮系、大端系字一律读开口呼韵母,而大见系字仍然多读相应的合口呼或撮口呼韵母。中古开口三四等逢帮系、大端系字今多读开口呼韵母,而大见系字仍读细音,多读齐齿呼。

      总的说来,徽州方言西部4个点晓组合口一二等字跟相应的非组字声母今读不混;而东部的3个点大多相混(参看表二f-、h-分混表)。不混的4个点晓匣母字读x或者h(山、宕摄部分匣母字今读φ或者v声母),非敷奉今读f声母。相混的3个点晓匣母和非敷奉今读f声母(歙县富堨宕摄晓匣母和非敷奉母则均读h声母),但是山摄部分字不相混,果、宕、通摄的晓组合口一二等字也一律不读f声母。

      表二 f-、h-分混表(注:表中列出晓匣母各三列典型代表字和今读音类,第三列代表果宕通摄;第二列山摄;第一列其他摄。)

      

      二 影分开合

      徽州方言疑母、微母(部分白读字除外)与影组字声母基本合流,并且跟相应音韵条件下的影组字的今读也大致相当。因与f-、h-分混问题牵涉不太大,这里略过,只讨论影母的情况。影母字今读有三类读音:

      

      果宕通摄今读开口呼韵母,不过声母类型应该可以看出属于影母合口类型,跟影母开口不同。也就是说,相对于影分开合而言,果宕通摄影母合口字的声母类型是后起的。

      

      三 果宕通摄合口变开口

      根据全面考察,相混的3个点晓匣母和非敷奉母的今读在山摄部分字里不相混只是一种局部现象;而果、宕、通摄的晓组合口一二等字一律不读f声母是整体现象。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这个现象很可能跟这几摄韵母的具体音值或方言历史上的韵母音值有关。这几摄合口一二等字今读开口呼韵母,不读合口呼韵母。这就提示我们,在徽州方言东部发生f-、h-相混现象的时候,这些方言点的这几摄韵母已经从合口变成了开口韵,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因为合口的条件而发生hu-/xu-变成f-的现象了。

      四 匣影部分合流

      观察表二可以发现,果宕通摄匣母代表字“黄”字在不少调查点里读零声母,跟相应韵摄的影母字合流。在其他摄里,匣母有一部分字今读v或(u),读同影母合口字。这说明,匣母字声母分化为两类,一类清化后读同晓母,跟随晓母共变;另外一类读同影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