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传媒业竞争的形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新闻与写作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传媒专家指出,我国报业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各中心城市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京城报业有“四大金刚”——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正进行“群英会战”;广州报业正上演“三国演义”——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已成鼎足之势;成都“双雄”——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在捉对厮杀。在电视业界,都市台之间诱发了“新闻大战”,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爆发了“广告大战”,省级卫视台之间出现了“娱乐节目大战”和“电视剧大战”,省级台和中央台也在进行“收视率大战”。

      一只脚跨进市场大门的中国媒体正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过度竞争

      国外经济学文献中一般将过度竞争称为“自杀式竞争”“毁灭性竞争”或“破坏性竞争”。过度竞争指某种行业持续性供给过剩,而企业又无法退出困境的现象。这使得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无法获得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状态下的正常利润,只能获得负的会计利润。因为供过于求,市场价格远远偏离它的价值,造成直接的后果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在我国,媒体供给总体过剩。在“四级覆盖”的指导思想下,电视台扩张到3000多家;报纸共有2000多家;电台略有逊色,但仍有1000多家。以报纸为例,中心城市的综合性报纸多则十几家,少则三五家在拚抢市场。与之相比,报业市场已发展成熟的美国,基本上是一城一报。在我国现有的新闻体制下,主管部门对媒体过分“关爱”,即便有些传媒已经亏得一塌糊涂,仍不忍心任其消失,退出传媒市场。因而,中国媒体必然陷入过度竞争的困境。

      2002年初,武汉报业市场点起价格大战的战火:武汉晨报从1月5日起推出贺岁价0.1元,同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也将报价降到了0.3元。此举无疑是为了针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目前的售价仍是0.5元,而于年前改版推出的它的兄弟报楚天金报定价0.3元出售,价格战由此而起。武汉晨报提出了“最便宜的报纸,最精彩的内容”的口号。1月8日该报称,降价以来已连续两日位居武汉地区销售量第一,降价第一天省内总销量就飙升至62.6万份,刷新了发行纪录。(注:《以“异质竞争”取代价格战》张潇潇、郑一卉《新闻记者》2002年3期,第57页)武汉报业价格战“来去匆匆”,在湖北新闻出现局的干预下只持续了五天便夭折了。

      报业市场价格大战已非新闻,这一幕在南京、成都、昆明都曾上演过。这类价格战最终以政府的行政干预,或者行业协会的斡旋而告一段落。比如,南京发生的那次值得写进教科书的价格战在主管部门的出面协调下,各方停战,几家报纸达成关于报价统一为0.3元的协议。而过了不久,又有两家报纸的零售价跌破协议价,又引发新一轮报业大战。这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内在推动力如此之大,导致主管部门的协调只能暂时起作用,价格战的硝烟再度燃起。

      价格战只是报业过度竞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他方面还包括:(1)采用不正当手段。一些报纸为了获取竞争对手的策划方案和秘密,不惜采用安插、打人、卧底等手段,致使有的报纸刚刚策划出来的“点子”,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别人偷去实施了。(2)报纸之间相互攻击和揭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两张报纸为争发行量第一竟然公开打起笔仗。(3)为片面追求“看点”和“卖点”,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甚至非法手段,造成报纸格调低下,哗众取宠,报道失实,甚至出现色情内容。(注:《报业中国》孙燕君著,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第144页)

      日前报业大战已从价格战,发行战、广告战进入四面出击的全方位战争。在各地争办综合性市民报——都市报的现状下,我国的报业市场不会平静,“战斗正未有穷期”。报界争办都市报,省台争办都市台,都市台的竞争对手直指城市台。省台大都办有二套节目,内容定位和都市报类似,主攻社会新闻。凭借人才、技术和机制上的优势,省台正在瓜分城市台的广告份额。城市台不甘坐以待毙,奋起反击,两家在广告上争相压价,结果鹬蚌相争,“厂商”得利。

      省级上星台曾爆发过“电视剧大战”。在各种电视节目中,收视率最高当属电视剧,省级台把电视剧当成了竞争的“利器”。1999年春节,十五个省级台同时播放《绍兴师爷》,十八个台竞先播出《天龙八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一位负责人说,“像这样十几个台争播一个节目,恐怕是电视史上很大的笑话。”

      在我国,企业间的单纯竞争往往引发过度竞争,比如价格战等,这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而“与竞争者之间永远只是战争”这种观念又过于简单化。通常“我赢你输”零和博弈模式会导致一种代价昂贵的胜利,于是“我赢你输”变成“双输”。

      报业竞争同样是通过降价来夺取市场,这样对手也会和你一起降价,最终的结果是大家的利润都降低了。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对于四开32版以上的报纸,每份仅纸张印刷成本就不下0.7元,加上发行、采编费用,总成本在1元以上。将报纸定价0.1-0.2元,实际上报社颗粒无收,因为还需返给报摊贩和中间发行商一定的费用(0.2元打发不了他们)。就是说,报纸每发行一张要赔一元多钱,发行越多,赔得越多。那报纸真的在“赔本赚吆喝”。在南京报业战中,参战者少则赔几百万,多的赔两三千万,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因此,从短期来看,在过度竞争这一阶段没有胜家,大家都是输家,只不过是输多输少的区别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