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师生关系对学校教育活动和教学质量的制约性。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对内部深层次问题的触及,研究者对于师生关系的考察也逐步走出了单一的教育学教学论领域,而更倾向于在多学科、多纬度的视野当中审视师生关系,因此,对师生关系的诠释也更趋于丰富、全面。本文试图将九十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对于师生关系的讨论做一梳理并略做评价,期望有助于我国学校教育中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关于师生关系问题域的研究 (一)师生关系内涵的界定 1.本质研究 师生关系涵义较广,研究者出于各自不同的立足点,对其本质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一般有两种理解趋向。 第一种趋向于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某一种单纯的关系,或者强调师生关系某一方面的性质。如从教学论的角度,周新林认为“师生角色关系的本质内涵是学习——促进关系”(周新林,1993),孙喜亭教授也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关系,“教学中师生发生的关系是以教学内容为媒体的教与学的关系”(孙喜亭,2000);陈复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情绪影响交流关系”(陈复博,1994),何素萍也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它体现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或心理关系”(何素萍,1995);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者则强调师生人际交往关系,认为“教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参与教与学的人必然有一种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吕涛,1990);也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认为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的人际交流的一部分,也就是从属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一种‘生活关系’”(金生鈜,1994);肖川独辟蹊径,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来解释师生关系。他认为,班级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所组成的文化生态圈,教师是班级中的社群领袖,师生之间是公共领域中平等、理解、双向的人际关系。(肖川,1999) 第二种趋向是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释师生关系的多重属性。如陈桂生教授认为“师生关系有三重性质:教育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的人际关系”(陈桂生,1993)。李瑾瑜也认为,不应把师生关系仅仅定位在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上,而将其看成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构成的关系体系,并指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进而提出其师生关系体系: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李瑾瑜,1998)姜智在《师生关系的模式与师生关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与发展关系为核心,以师生人际心理沟通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手段,以超越代际的朋友似的尊师爱生的伦理关系为外在标志的有机关系体系”(姜智,1998),王辉则把师生关系分为教育关系和法律关系,着重分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法律意义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进一步将二者的关系分为平等的和不对等的法律关系两种。(王、辉,2000) 2.内容研究 对师生关系的内容,研究者在各自界定的范围内做出了不同的表述。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中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关系,无“教”与“学”的关系存在,也就无“师”与“生”的关系。(孙喜亭,2000)这其中也包括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关系。 以心理交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这一层面上包含着师生之间认知、情感、个性的互动。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交流成为师生教育关系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的伦理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年龄和权力优势,更要靠责任心、义务感和师生情来维持。因此,师生关系又表现为一种鲜明的道德关系。 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作为法律上的权力和权利主体,可以有两种法律关系:平等的法律关系和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前者强调教师与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其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后者强调教师对学生拥有一定的教育权力以及教育权力运行的行政性。(王辉,2000) 3.结构及模式研究 陈枚依据社会心理学,提出了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模型——“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其中,三个侧面分别指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信息交流和相互知觉,三个层面分别指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一定的社会角色和一定群体的成员,其交往也主要在个性(低层)、角色(中层)和群体(顶层)三个层面上展开的。这些不同的侧面和层面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师生交往结构。(陈枚,1992) 九十年代后期的研究者倾向于用“师生互动”来代替“师生关系”,认为以往的研究侧重对师生关系的静态描述和理论思辩,主张对其进行动态研究和实证分析。因为,从广义上讲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是相互包容与共生的。因此,研究者描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结构。叶子和庞丽娟在借鉴以往对师生交往的结构研究之后,提出师生互动结构应包括四个方面:师生互动的主体,认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互动中,都是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条件,师生双方的个性、行为特征;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结果。并认为这四个方面并存于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之中,互动过程处于核心位置。(叶子、庞丽娟,2001) 姜智则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师生关系模式的基本原理,认为“师生关系模式是在师生关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表现师生关系运作状态的理论范型”,指出师生关系模式应具备四个变量:理论假设、模式建构的目标指向、构成模式的要素及其排列组合方式、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原则和应用范围。(姜智,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