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涯中的心理枯竭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先锋(1965-),男,山东临沂人,聊城大学教育系心理学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聊城大学教育系,山东聊城 252059

原文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教师的心理枯竭问题是教育界和心理健康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枯竭的心理机制的学术观点主要有“付出——回报”不对称理论、枯竭发展“四阶段论”、习得性无助论、共变模型。问题解决心理技术为教师心理枯竭问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案。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3)03-0107-03

      我们通常想当然地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他们的工作无疑是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完成的。然而,据国内一些权威学者估计:大约35%的教师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其中8%-16%的人员处于心理枯竭状态。[1]这种情况在中国可能尤为严重,有研究报告显示:50%以上的教师对教师职业非常厌倦,45%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与教师角色不相称的行为。所以,关注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枯竭问题成为教育和心理健康界近20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教师心理枯竭的表现

      教师的公众形象具有很典型的模式化特点——教师往往会太过严肃和正规,这似乎是刻板、僵化的同义词;教师一般着装老套和落伍,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是心理负荷太重引起的精神衰老的体现;教师总给人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无法乐观体验现实生活的孤独倾向。这一切都表明教师们容易遭受心理枯竭的困扰。心理枯竭,简称枯竭(burn-out),有烧光、燃尽、精疲力竭、消耗殆尽的含义。马斯拉赤(Maslach,1981)将枯竭描述为一种躯体、情感和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生理的耗损、慢性疲劳、无助感、绝望感、消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悲观态度。这种极度的身心衰竭通常是长时间积累、缓慢演变的结果。一般而言,日积月累的应激后效、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各种被压抑的情感,都在枯竭状态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枯竭的临床症状是一个广谱病理特征分布:极度的慢性疲劳、厌倦一切、力不从心、自我效能感丧失、淡漠、敌意、易激惹、焦虑、注意力涣散、自甘庸俗、睡眠障碍(失眠/嗜睡)、食欲异常(厌食/贪食)等等。严重时会出现抑郁、丧失活力、偏离正常的生活方式,甚至出现物质滥用、自虐、自杀行为。[2]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能会发生心理枯竭现象。不过,相比于一位公务员的枯竭不过是让人觉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已,教师的枯竭对其职业活动的影响就远不止于令人不快了。梅斯曼(Meiseman,1996)认为,当教师表现出为与学生有关的想法所纠缠、噩梦不断,出现不应有的专业行为偏差、与学生发生超越正常界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缺乏耐心和不自信,不能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其正在经历枯竭的征兆。[3]

      二、导致教师心理枯竭的内在机制

      心理枯竭的发生原因复杂,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枯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们并不彼此对立,而是相互补充,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师的表现各异、原因不同的枯竭问题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1.弗雷登伯格(Freudenberger,1980)的“付出——回报”不对称理论。

      弗雷登伯格将枯竭定义为一种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调整的结果,即在现实不能吻合所期待的“付出——回报”逻辑时导致的一种心理疲劳和挫折状态。[5]教育工作的付出与回报之间不成比例。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接受来自于知识的、智慧的、意志力的经常性挑战,还要无条件地扮演人生导师、智慧化身、心理支持者的角色,为此消耗的个人资源十分严重。[4]许多工作是台下幕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法计量的牺牲。长此以往,“付出那样多,所得那样少”的局面必定难以持久。

      2.比尤凯格(Beaucage,1997)的枯竭发展“四阶段论”。

      比尤凯格将枯竭视为个体从事一项活动的进程性结局。就其自然趋势而言,具有必然性。当然,这一进程不是不可干预的。

      (1)理想狂热期。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初,往往会表现出坚信自己的选择,雄心勃勃、忘我投入、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心中充满了陶醉感。此时往往不在乎为了达到目标所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即使遭受挫折,也不言败、不悲观、不退却。初登教坛的青年教师大致都有一段视教育工作为神圣的理想狂热期。

      (2)徘徊停滞期。个体开始感到做事缺乏效率、焦虑、工作满意度下降,觉得实现当初确立的目标越来越困难。某些躯体问题(难以消解的疲劳、无法入眠的痛苦)开始出现。但往往无视躯体警戒信号,一味以加倍努力来回避问题。当一个人力图做出更多努力,而不是调校不现实的期望时,枯竭就真正开始了。教师表现出的与年龄不相称的衰老是工作压力大、自我效能感低的心理负重在生理上的显现。

      (3)迷惘挫败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承受着无所不在的慢性病理症状。虽然还是力图否认问题,但已经被身心疲惫所控制,明确而强烈地体验着牛陷枯井、无力脱身之感。当初的选择开始动摇,工作效率降至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低谷,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江郎才尽。在精神颓废的心态之下,个体会通过物质滥用(酗酒、吸毒)、放纵情感(玩世不恭、不当性行为)以寻求麻醉和解脱。我们无意为见诸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各种教师渎职乃至犯罪行为开脱,但是,考查教师职业心理演变轨迹对于理解他们的沉沦与堕落根源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