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复兴(1966-),男,山东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法学和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3)02-0006-08

      一、分析教育政策价值系统的概念框架

      1.价值与价值关系的要素

      对于价值这个概念,人们既可以在日常生活意义上加以理解,把有用的、好的人或事物看作是有价值的;又可以在经济学意义上加以理解,把价值看作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把价值与“使用价值”乃至“价格”对应起来;人们还可以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即从人自身生活的终极意义方面理解价值,或者从哲学层面抽象地讨论价值问题。我国学者往往根据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来确定哲学意义上价值的涵义。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它“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价值“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9,326.)很显然,马克思在讨论价值问题时,突出强调了人的需要与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认为: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同人们的需要有关,但它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价值有其客观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但价值不单纯是这种属性的反映,而是标志着这种属性对个人、阶级和社会的一定的积极意义,即满足人们对某种属性的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另外,其他国内有代表性的有关文献大多根据这样的思路,把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定义为: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现实关系,认为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现实性的关系范畴。(注: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0.)

      从这样的价值涵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产生价值问题,构成完整的现实性的价值关系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要素——即主体及其需要、客体及其属性、价值关系的构成方式。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在讨论价值问题时,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语境,马克思所说的客体的属性一般是指“物的属性”。而当我们从哲学意义上讨论价值问题时,“客体”就不仅仅局限于“物”或物质的东西,它还包括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人”及其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价值关系中,客体既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还可以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而进行的某种实践活动——物质的或精神的活动。

      价值是如何产生的?价值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价值来源于哪里?对于这类问题,在哲学史上,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以新康德主义的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存在主义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价值论把价值归结为主体的主观情感和需要,认为价值来自于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主观假定、主观满意、主观兴趣、占有情感的表达,或者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因而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例如,在文德尔班看来,“美和有用这些价值,都是只取决于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的估价、态度和目的,而与事物本身,与客观必然性没有任何联系。”“价值决不能作为对象本身的特性,它是相对于一个估价的心灵而言的,离开意志和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注: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0-31.)而以实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为代表的客观主义价值论则或者认为价值依赖于客观事物的固有本性;或者认为价值是超越现实的规范或理想,是上帝的创造物;或者认为作为伦理道德实体的人格是内在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因而价值是客观的、绝对的。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来自于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来源于客体,外部世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价值又取决于主体,任何客体的属性只有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属性,没有主体的需要,就不会有价值;价值最终产生于人们实践的过程,在具体的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建立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46-150.)

      2.社会系统及其要素

      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社会科学的重点是解释社会的系统活动。所谓社会系统可以由两个人组成,也可以指整个社会或世界系统。社会科学的解释活动是以系统为单位的,而不是以个人或系统的某个组成部分为单位。但是对系统行为的研究又依赖于对系统行为进行内部分析。(注:[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3.)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把教育政策活动也看作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系统活动。在这个独特的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