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行动研究:方法论视角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立杰(1969-),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马云鹏(1954-),男,吉林洮南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课程行动研究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重新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在实践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有着与实证主义不同的方法论基础,深受现象学、解释学、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注重场地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一研究方式对课程变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3)03-0060-05

      对于教育的变革,富兰(Fullan,M.1982)曾有一句警示缄言: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1]。课程的变革更是这样,我们说这一过程是文化转向的过程,同时也必定是研究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以及教师作为研究者策略的推行,教师的课程研究成为启动、推进课改的着力点,同时也是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效途径。课程行动研究是教师课程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以课程行动研究作为问题进行理论梳理与反思。

      一、“课程行动研究”的含义

      (一)课程行动研究概念的出现

      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行动研究出现在20世纪之后,体现在一些进步主义教育者的活动中,他们希望寻求一种对天才教师的工作进行分析的方法,以便从他们的工作中得到一些能让其他人学习的东西。20世纪40年代,约翰·科利尔(John Collier)和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等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系统地总结、应用了行动研究方式,并产生了很大影响。约翰·科利尔是在人类学研究中运用行动研究方式的,在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民主的前提下,采取印第安人参与、专家非指导性咨询等方式,强调行动由社区需要引起,社区从研究中直接获益。库尔特·勒温在社会心理研究中采用了行动研究方式,并在1946年第一次在自己的文章《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中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描绘,规范为三步骤:问题计划-问题实行-连续评价。他建构的行动研究理论使行动研究成为可接受、可操作的研究方式。科利尔和勒温的研究都是在大萧条、二战、少数民族问题出现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与进步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进入穷途末路,社会背景时过境迁,人们对行动研究的兴趣下降,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行动研究变成了顾问向实践者提供咨询。70年代中期,行动研究开始复兴,伴随着教育变革的需要,在英、美、澳等国家,行动研究被广泛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例如英国的斯坦豪斯(Stenhouse,L.)领导的人文课程改革计划,埃里奥特(Elliott,J.)主持的福特教学方案,澳大利亚的凯米斯(Kemmis,S.)等在迪肯大学推行的研究都极力提倡行动研究的方式。80年代末,麦克纳(Mckernan,J.)首先在自己的文章中正式使用课程行动研究(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一词,并于1991年出版了专著《课程行动研究》,在书中,他探讨了行动研究运动的历史与哲学基础,教师作为研究者和专业人才的伦理规则的标准,实施行动研究中处理观察、叙述、自我研究报告技术、谈话分析方法和教与学的情境中教学问题解决技术,以及用于教学问题解决的策略(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批判反思和评价技术分析行动研究资料的各种程序与技术,建立行动研究的网状组织与社团,以及行动研究的案例研究。

      (二)课程行动研究的概念

      概念是对现实的摹写,是对历史的现实解释。对于行动研究,人们眼中看到的、追求的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艾里奥特(Elliot)于1981年将行动研究界定为从业者为改进其工作情境内部活动的品质,所从事的研究,其目的不在于书写研究报告、出版作品,而在于他们对事件、情境和问题的理解,进而增加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2]。克尔博(Kolb)于1984年延伸了行动研究系统的概念,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人们通过在自己的行为、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反思学习、创造知识,形成抽象概念,检验这些概念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实践者能创造自己的知识,理解情境与行为,在该领域提高实践发展知识[3]。威尔弗雷德(Wilfred Carr)于1986年从批判-解放的观点出发,界定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探究,是一种从业人员在社会的情境中,为改进教学的实物及对这些实物的了解,解释实物发生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4]。事实上,行动研究还有一些其他名称,如合作探究(cooperative inquiry)、参与式行动研究(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行动探究(action inquiry)等。行动研究看来是一个大家族,它不仅是一种单一的方法,更是一种研究与行动相结合的方式。

      不管行动研究的定义从哪个角度描述,其中必定包含某些共同的信仰,使人们聚合在课程研究的大旗下。在各种课程行动研究的表现形式中,我们认为4个要素是非常关键的:权力分享、参与合作、知识获得、社会变革。课程行动研究必定是为解决教师在课程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师在内的研究者合作共同探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研究与行动合一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包括5项必要的特征:1)研究主题来自学校特殊的课程实施情境;2)研究的目的是为实际的课程问题得到解决,而不是或者不主要是建立理论或寻找普遍性的问题解决方案;3)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课程研究的过程;4)教师参与研究并与其他研究者平等协商、共同解释探询课程问题;5)研究过程需要持续评价与反复实施。麦克纳(Mckernan)于1991年也概括了课程行动研究的三个基本原理[5]:1)“教师作为研究者”,他认为经历真实情境的人是最好研究与探索的人,教师是课程研究的主体之一;2)“自然主义观和实践观”,他认为人类行为深受所发生真实情境的影响,行为是情境中的行为;3)“场地研究和质的方法论的优先性”,场地研究寻求了解和描述,而不是结果的测量和预测,质的研究强调参与观察者主观的感受、对环境的叙述和个人主观的价值,并设身处地地诠释所看到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