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题研究二十年:教育学的视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洪建(1964-),四川苍溪人,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 绵阳 621000 王洲林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 绵阳 621000

原文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知识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知识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析,大致经历了初探、拓展、深化三个阶段,研究涉及知识与能力、素质,知识与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检讨、反思知识问题的教育学研究,应大力加强知识观问题的探讨,这是深化知识问题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11(2003)01-0049-07

      知识问题不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79年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展开了知识问题的系列探讨,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二十年间,研究主要涉及知识与能力、素质,知识与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些回顾与反思,以期推动该问题研究的深入。

      一、研究的大致历程

      1.初探阶段(1980~198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为了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界提出“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口号,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受到挑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呼声与日高涨。1980年5月,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文章“掌握知识与学生的发展”被介绍到我国,[1]引起广泛关注,由此揭开了知识与能力讨论的序幕,人们围绕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智力开发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众多论文相继发表。

      2.拓展阶段(1986~1994)

      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讨论仍在继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认知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在强调智力发展的同时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且,由于课程与教学实验研究热潮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结构与课程结构(教材结构)、知识结构与教学、学生知识结构的教育构建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

      3.深化阶段(1995~)

      90年代素质教育的运作与实施,知识与素质、能力与素质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伴随着后现代哲学在我国的传入与流行,知识经济概念得到普遍认同,知识的现代状况及其问题在哲学界受到高度重视,后现代知识观一时在学术界广为传播。认知心理学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对知识问题发生了浓厚兴趣,提出了信息加工的知识观。建构主义心理学发展了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思想,提出了主动建构的知识观。这些研究为知识的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思想基础,促进了知识问题的教育学研究,知识观与课程、知识观与教学、知识观与素质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等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一些研究者对中学生的知识观进行了调查研究,有的学校还开展了“知识论”教学的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述评

      1.知识与能力、素质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论点主要有三种:

      “同步说”。该说认为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二者的发展是同步的。其主要论据是,能力始终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知识的质量高低决定着能力的高低,无知肯定无能。

      “非同步说”。认为知识增长与能力发展不同步。有论者探讨了知识与智力不同步增长的机理;学生所获得的智力价值有高低之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参与程度有深浅之别。[2]

      “辩证说”。认为知识与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掌握知识技能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则智力活动失去内容和对象,智力发展要以知识为“粮食和原料”,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技能的有利条件,没有智力,知识无从产生、发展与掌握。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智力的外化,知识的掌握与内化又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发展又加速知识的掌握与创造。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一些论者探讨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及其机制。如有人认为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它们以认识结构为中介从而构成一个自增值系统:知识结构通过个体的“显式学习”活动形成个体的认识结构,认识结构通过个体的“显式实践”活动变成能力结构。另一方面,能力结构通过个体的“隐式学习”又强化了认识结构,当认识结构强化到一定阈值时,只要参与隐性实践,就可以创造新的知识。[3]

      那么,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一些论者探讨了知识学习的规律问题:“量次规律”、“充分思维规律”和“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规律”,即学习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经历充分、曲折、反复的思维过程,并且必须进行经常、多样的实际练习。[4]还有论者探讨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认为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科学知识,关于活动的科学方法,与道德、审美活动相联系的价值经验。每个学生知识结构应有一定的独特性,知识的学习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5]一些论者还对知识内化的特征、结构、作用、影响因素做了一定的探讨,深化了人们对知识转化为能力内部机制的理解。

      此外,还有论者从学校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与能力的动态关系以及不同时期侧重点的差异。也有论者对强调智力训练的“形式教育”理论与强调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检讨和批判。

      (2)知识、能力与素质

      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专门探讨的理论文章并不多见。对于能力与素质,一些人认为二者仅仅在范围上有区别,能力包含在素质之中,素质除了能力还包括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有论者认为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知识有待转化为能力、升华为素质;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又为知识、能力发展引导方向;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知识、能力转化为素质的内化过程。[6]还有论者认为,从知识到能力、素质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关系,知识(Kowledge)是载体,是有形的,知识像质量,大小易把握;能力(Ability)像场强,较质量为无形较难把握;而素质(Quality)像位势,更难把握,因为它是更深层次的无形。素质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增强潜移默化地提高。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K-A(K)→Q[A(K)][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