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的要义与操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四耕(1969-),男,江西南城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教学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邮编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自主课堂是主体性教育课堂化的结果,是建基于师生充分自主基础上的导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论和教学形式与方法。从教学主体的角度看,自主课堂包含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二者的关系可用“发展矢量原理”和“课堂平衡原理”来说明;在具体操作层面,自主课堂着眼于自主情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经营、自主交往的构建和自主体验的获得,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堂生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2)10-0041-05

      一、自主课堂的缘起

      在猛烈抨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中心”的弊端之后,教育界出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响亮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它应和了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求,与主体性教育对人的个性重视遥相呼应,得到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可。但“以学生为主”有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之嫌,它似乎更接近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所秉持的“儿童中心”。我们认为,否弃“教师中心”此一极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滑向“儿童中心”彼一极。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更符合客观实际的“中间态”(当然不是中庸主义),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寻求一种“课堂平衡”(对此下文还将详细论述),提高师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意义关联程度。正是由于此,我们提出“自主课堂”(注:美国学者里德利(D.S.Ridley)和沃尔瑟(B.Walther)曾写过一本题为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The Role of a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的书,国内有些学者将之译为“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参阅〔美〕里德利、沃尔瑟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不过,从英文表述看,"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强调学生自主,有“以学生为主”之义;而“自主课堂”这一范畴更适合表达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之间的综合与平衡,更适合构建一种区别于“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新型课堂。)这一范畴,用以描述和研究这样一种新型课堂,或者说,目的在于重构一种新型课堂,并藉此获取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二、自主课堂的要义

      (一)“自主”、“自主性”之界定

      要明确“自主课堂”的涵义,看来离不开对“自主”与“自主性”的清楚界定。

      那么,什么是自主呢?我们认为,自主是个体通过意识与能力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自身与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主体状态,通常所说的了解、理解、探索、获得、控制、改变等都属于自主参与下的个体意识、行为活动。在这里,意识与能力是自主的内部载体,言语与行为是自主的外部表征。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都能进行一定的自主活动,并表现出相应的自主性。因此,自主性是相对于他主性或受动性而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或者说,是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

      在明确了“自主”和“自主性”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难题。这就是,如何辨识一个人是真正自主的呢?他的自主性水平又该如何确定呢?科恩认为:“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判断一个人是否自主,关键是看他的思想或行为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并能使目标与环境以及自身协调起来。而对于自主性水平的确定,英国学者迪尔登提出了三条准则:“①他对想些什么与做些什么形成自己的判断;②他倾向于对自己初步的判断作出批判性反思;③他倾向于把这些初步的和反省的判断的实际信念与行动整合起来”。[2]这就是说,人的自主性水平即是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反思以及将信念与行动整合起来的水平。

      (二)“课堂”描述与课堂重构

      要明确“自主课堂”涵义,还必须对“课堂”进行界定。那么,课堂是什么呢?课堂是不是等同于教室呢?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课堂”是一个难下定义的概念。我们亦无意在此纠缠这个概念,仅想对之进行大致的描述,在描述中检视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反观课堂的观念和认识,为课堂提供一种新的定向。

      关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和静态化四个方面。[3]①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课堂教学则是“教案剧”的演练过程。②模式化,这表现在教学结构刻板化、统一化和教学行为程式化、线性化两个方面,它阉割了课堂的鲜活灵魂,失却了意义的实质性关联。③单一化,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三个方面。从教学目标看,对知识的传递“情有独钟”;从教学组织形式看,“秧田式”课桌排放,“课堂即教室”的观念普遍存在;从活动角色看,以导游与游客的角色关系类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再恰当不过:游客由导游“牵引”着,他带你到哪里你就到哪里,他给你解说,你按照他的解说观看;至于自由的欣赏和深刻的体验,是没有的。④静态化,主要表现在,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和交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有的仅仅是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仪式”[4],至于探究式的、反思性的教学更是鲜见,“学会教学”、“学会学习”仅仅是空洞的口号或装饰性的“塑料花”。

      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一种新型课堂,这种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3]一句话,这是一个师生充分自主的舞台,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