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荫贵,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两次世界大战间尤其是1927年至1937年,是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银行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法规的建设、银行家队伍的成长以及近代中国银行业经营运作理念和方式的变化等等,是这期间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内因条件。从数据变化和内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还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多种因素特别是内在因素发挥作用及金融界、政界、理论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字号:

      1918年至1937年,即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这段时期,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许多影响此后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因素,都可以在这段时期找到源头。在经济方面,它不仅留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一段记录,也留下了外来经济组织和制度在中国土地上成长的独特轨迹。这份遗产,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这段时期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中国银行业的考察(注:1927—1937年的中国银行业,与此前相比,发展变化的特点更为典型和丰富,因此本文将分析重点置于此时期。),探讨这种外来金融组织在中国成长的状况和特点,并对导致其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两次大战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学术界在涉及此期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演变时,一般都用速度较快来形容,但其“较快”的具体内涵以及银行业的整体状况,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鲜见有全面的反映。因此,笔者首先整理了以下统计表,希望通过这些统计表,对这期间中国银行业的演变全貌,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数量概念。

      首先从银行设立的数量上进行观察。为有一个具体比较,现将中国出现首家银行的1896年至1937年40余年间各年设立和停业的银行数目列表如下(见表1)。

      表1 1896—1937年中国银行设立、停业统计表

      年度 设立银行数(家) 停业数(家) 现存数(家) 年度 设立银行数(家) 停业数(家) 现存数(家)

      18961 1

      1921

      2718 40

      19021

      1 1

      1922

      2719 48

      19051

      1 1

      1923

      2520 53

      19062

      2 1

      19247 5 55

      19073 4

      19259 7 57

      19084

      3 5

      19267 7 57

      19091

      1 5

      19272 1 58

      19101 6

      1928

      16 5 69

      19113

      2 7

      1929

      11 3 77

      1912

      14

      1011 1930

      18 6 89

      19132

      1 12 1931

      16 6 99

      19143

      1 14 1932

      13 4108

      19157

      5 16 1933

      15 3120

      19164

      3 17 1934

      22 4138

      1917

      10

      9 18 1935

      18 156

      1918

      10

      6 22 19365 161

      1919

      16

      9 29 19373 164

      1920

      16

      1431 年月

       不明者 50 50

       合计 390226

      164

      说明:1.这里的中国银行指除在华外国银行以外的本国银行。

      2.唐传泗和黄汉民先生曾对1925年以前成立的本国银行数量进行过考察(见《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4辑)。据他们研究,1925年前成立、 停业和存在的银行数量都比《银行年鉴》统计的数量要多。本文引用《银行年鉴》的资料在1927年前变化趋势与唐、黄先生的一致,而这里考察的主要是1927年以后的发展变化,故仍然引用该资料。

      3.中国的第一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时间,一般以1897年即正式开业为准。统计表中出现的时间为1896年,是以清朝政府批准的时间为准。

      4.“现存数”一栏为笔者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A7—8页。

      从统计表看,在这40余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晚清时期华资银行的数量不足10家,总体说来无足轻重。两次大战间有两段时期是银行创立的高峰期,即1917年至1923年和1928年至1935年。前一段时期显然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即与一次大战从外部给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难得的机遇有关。第二段时期即本文重点论述的1927年至1937年,是银行业数量增长的又一个高峰。1937年《全国银行年鉴》在分析这10年的银行业发展时总结说:“在此十年中,新设之银行达一百三十七家,其中已停业者仅三十一家,现存者达一百另六家,占现有银行三分之二强,易言之,现有银行一百六十四家,其中三分之二,均成立于最近十年之内。可见此短短十年实为我国银行史上之重要阶段”(注:《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A5页。)。同时,这时期与上一个高峰期相比还有一点明显的差异,即1917年至1923年成立银行131家,停业95家,停业率达72.5%。1928年至1935年成立银行129家,停业31 家,停业率只有24%,明显低于1917年至1923年时期,表明银行业在第二个高峰期的发展性和稳定性均好于上一个高峰期。表2显示了1934 年后分类银行和分支行的数量演变情况。

      表2 1934—1937年银行业分类、分支行及行员变动情况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