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中共党史研究(续)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出的新观点

      一、关于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分期问题

      自60年代中期,前苏联史学界开始放弃中国史学界对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传统革命战争分期法,探讨新的分期法。1968年,列宁格勒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JI·A·别列兹内和Γ·B·叶菲莫夫合写一篇文章《中国现代史分期的若干问题》,认为“中国史学界的分期法不科学,不符合历史发展进程”,提出“以革命主要目标、革命进程内容和斗争方式为分期的基本标准”。以后前苏联史学界在编写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通史著作时采纳了这种意见,如1972年远东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现代史(1917-1970)》就将中国1917至1949年的历史分成这样五个时期:“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17-1924)”;“国民革命(1925-1927)”;“在苏维埃口号下的中国革命斗争(1928-1937)”;“抗日战争(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胜利(1946-1949)”。1970年远东研究所集体编著的《中共党史概论》则把中共民主革命时期历史分为这样四个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921-1927)”;“在苏维埃口号下的中国革命斗争时期(1927-1937)”;“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分期法总的来说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但也不是很理想,“作为分期标准,还应考虑到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变化”。

      1981年,历史学博士B·H·尼福基罗夫发表《中国革命的分期问题》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史的分期还应主要以革命任务的变换为标准”。他认为,“中国现代史有三个发展阶段,即1925至1927年,1937至1945年的民族解放阶段(分两个部分)、1946至1949年的民主革命阶段和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阶段。1928至1937年这个时期,既可算作民族解放阶段(因为全国范围的首要任务是使民族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又可算作反封建阶段(因为实际上解决了反封建任务)。这个时期具有过渡性质。”尼基福罗夫还认为,“中国革命进程表明,中国反帝革命阶段,即全民族反帝联合战线阶段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进行土地革命)都进行过两次,也就是说,1925至1927年的反帝民族统一战线革命与1937至1945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基本上是同一性质的,均属反帝民族解放革命阶段,前者是后者的预演。1928至1937年的国内土地革命战争(其中心任务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1946至1949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其主要任务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和进行土地革命)是同一性质的,它们属争取消灭封建残余及其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

      无论前苏联史学界,还是今天的俄罗斯史学界对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分期问题一直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基本上否定了中国史学界的传统革命战争分期法。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问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还是仅仅为这种结合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前苏联史学界讨论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前苏联史学界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米夫在1936年最早提出的,认为中共在一大、二大之后的1923至1924年间还处于“克服小组习气”、“从弱小、狭隘的宣传小组向群众性政党转变”的阶段(见П·А·米夫:《英勇斗争的十五年》),到1925至1927年的革命时期,中共才转变为“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样,米夫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起点至少推迟到了1925年。

      另一种意见是历史学博士克雷莫夫(郭绍棠)提出的,他在评论丁守和、殷叙彝和张伯昭合写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书时,对作者关于一大前夕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实际上这种结合的完成,只是在建党和建立工人运动领导中心——劳动组合书记部之后,因为那个时候党才积极着手组织工会和领导罢工斗争。这以前,共产党人同工人运动的联系只是偶然性的”(见А·Γ·克雷莫夫:《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斗争(1917-1927)》(1962)。

      第三种意见是历史学博士А·Ψ·卡尔图诺娃和Е·Φ·科瓦廖夫在他们合写的《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问题(1917-1921)》(载《苏共历史问题》杂志1974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把自1920年中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工人中间从事的宣传、出版、组织(建立工会)等活动看作是他们与工人阶级联系得到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并认为“这种活动是中共成立前夕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的一种形式”,因此,用这两位作者的话说,中共一大证明“党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

      在以上三种意见中,持后一种意见的人居少数,前苏联多数学者认为中共成立初期理论准备不足,同工人阶级联系薄弱,一大仅仅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对中国1925至1927年革命结局的评价问题

      70年代中期以前,前苏联史学界通常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1925至1927年革命的结局问题:第一,看是否完成了社会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革命任务;第二,看1927年的革命民主力量,主要是工农运动所遭受的损失。从这两方面来看,革命总的结局都是否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