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平准基金协定》的签订与美国对华态度的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达永 四川师大外事处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41年4月25日,中美双方代表正式签订了《平准基金协定》。中国国民政府为此争取了两年半之久。按照协定,美国财政部动用“美国稳定基金”(American Stabilization Fund)5,000万美元购买中国法币。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本文拟简述国民政府争取这笔基金的漫长过程,从中寻找美国政府对华态度的变化。

      一

      中国苦求两年有余方得应诺和认可。

      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11月宣布实行“新货币制度”。官方指定的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被称之为“法币”。这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当时为稳定币值,国民政府实际上将法币纳入英镑集团,以法币1元兑换1先令2.5便士(14.5)便士。1936年5月,《中美白银协定》签订后,法币与美元的汇率为1(法币,元)比0.2975(美元)。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逐步吃紧。国民政府先后向英、美求援,请其协助中国稳定币值。1937年7月,孔祥熙以特使身份赴美,然所“订黄金作抵借款,毫无实惠,目的在宣传,以为美国借款维持我法币,惟路人皆知此系搪塞手段,故宣传亦已失效”。

      1938年9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老板陈光甫奉命赴美谈判桐油作抵借款时,已尽述中国的“财政困难”,要求美国以“平准基金”(即“稳定基金”)助华。美国财政部于1939年1月加以拒绝①。

      1939年7月30日,蒋介石电令驻美大使胡适、谈判代表陈光甫,要他们“密视美方实际情形,研究美国有无不经国会而径由政府或金融界积极增援外汇基金之办法,并请即为相机活动,多方策进,如有眉目,并盼电告”②。同年9月28日,陈光甫电呈孔祥熙(时任行政院长兼财长):“美政府对于维持币制实无兴趣”③。美国再次关上大门。

      1940年5月14日,蒋介石亲自出马,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描述中国“物价上涨,汇价跌落”的困境,深望美国“贷我现款,以维持敝国币制”④。次日,蒋介石在重庆又向美驻华大使约翰逊呼吁,“亟盼美国能予吾人以财政之援助,使法币得维持一稳固之基础,此种财政之援助,不特将加强吾人之抗战力量,抑且有利于中美之贸易也。”⑤蒋介石希望美方在两个月之内给予援助。美方拖了一个月仍不答复。美国又一次拒绝了。

      1940年6月14日,蒋介石又致函罗斯福,称:“因世界局势之剧变,余觉有与阁下交换意见并请畀予援助之迫切需要。因余不能亲来承教,特派宋子文先生为代表前来华府拜谒”⑥。宋子文于6月26日抵美后,拜访了包括罗斯福在内的高层致要。美国政府,特别是财政部,几次讨论此事。到了8月15日,美国财长摩根索当着宋子文的面,“明确拒绝平准基金信贷”⑦。美国重重地紧闭大门。

      为什么美国在此期间断然拒绝了中国的要求?有两个人的话,似道出了原因。摩根索称:“我不能拿美国的钱去冒险”,如果他这样做,就犹如“把钱扔到波托马克河里”,“除非美国甘冒坠入无底洞的风险。”⑧陈光甫则说,“惟美国论利害与我非唇齿之依,论交情亦无共患难之谊”⑨。

      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野心的进一步暴露,美国终于“自动”敞开了大门。1940年11月30日,国际风云骤变。这一天上午九时,日本和汪伪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以“基本条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日本欲独占中国的贪婪,震动了美国,震惊了罗斯福。事前获得情报的罗斯福,在日汪伪约签订前已指示摩根索、琼斯贷款给中国。日汪伪约签订后约15小时又45分,美国东部时间1940年11月30日中午,罗斯福发表声明,他宣布“对中国政府提供一笔一亿美元的信贷正在认真考虑之中”,其中的5,000万美元“已经本政府决定”;而“供美中双方货币之间金融保证和管理使用的5,000万美元余数,正在与国会有关委员会协商作出安排,以便早日拨付。”⑩这后者,即为中国苦求两年有余而不得的“美国稳定基金”,美国政府终于许下诺言。

      美国政府(行政)的允诺当然是极重要的一步。“美国稳定基金”的对外使用,三权分立的制约,又必须过国会这一关。美国国会有关委员会订于1940年12月2日(星期一)开会审议“援华案”。

      罗斯福未经国会认可而向世人宣布了他的决定,他对国会的认可也充满信心,但财政部长摩根索却十分紧张。12月1日(星期日),摩根索约请包括副部长伯尔(D.W.Bell)在内的五名高级官员到他的私邸商量对策。宋子文亦应邀而去。紧急磋商从晚上8点半开始,仅记录即长达22页,可见持续时间之长。会议一开始,摩根索就说:“如果你们读读今天的报纸,就知道情况极不明朗。明天他们可以说不。”“如果参议员范登伯格、塔夫托出席,我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11)与会者详细讨论了应对国会议员之策,并作了一问一答的预演。有时财政部官员权且充当议员,宋子文则扮演了被质询的对象。

      宋子文介绍了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逼中国国民政府与日本“议和”的详情。时间在1940年11月14日,莫洛托夫访问德国离开柏林之后。莫洛托夫前脚一走,里宾特洛甫便约见中国驻德大使陈介。谈话中,这位纳粹外长竭尽威胁之词。如果中国说一个“不”字,德意将承认汪伪政权,“你们的处境将越来越坏”。轴心国的狼狈为奸,必令美国议员们吃惊不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