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民营经济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1、基本状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内各城市走内生渐进式制度创新之路,通过体制变革、制度创新促使民营经济得到迅速成长壮大,并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成长。 在这片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却创造出18%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土地上,民营经济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不说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浙江,以及在发达的乡镇企业基础上经过改制和“二次创业”迅速成长的江苏民营经济,即使是一向被视为“国有经济堡垒”的上海,其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也有相当优异的表现。 省(市) 总户数 总注册资金 户均注册资金 私营经济总产值 从业人员 (万户) (亿元)(亿元) (亿元) (万人) 江苏28.6 2170.8 75.91511* 363.7 浙江24.7 2156.0 87.27426.7 404.0 上海22.5 2668.5 118.8 897.1 250.6 ●浙江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和最快的地方。它的民营企业首先是从最南部的温州和台州这两个地区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企业制度和经营环境使民众中的企业家才能和创业积极性得以进发,温、台两地民营企业欣欣向荣。而后,北边的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地区也学习温、台做法,民营经济在浙江全省快速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占浙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95%。由于民营经济的带动,改革开放前属于中等发达地区的浙江省,2002年GDP己跃居全国第四,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仅次于上海和北京。2001年外贸出口总规模虽然低于广东、江苏、上海,但其外贸顺差约占全国的60%。 ●江苏 20世纪80年代,江苏因地制宜地开创了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当时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体制问题,苏南学习温州、台州经验,开始进行乡镇企业改制,实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由于乡镇企业为民营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后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表现出极大的活力。 ●上海 作为计划经济的重镇,上海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沉淀了大量的国有资本,历来被视为“国有经济的堡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一方面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使之焕发活力;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的逐步显现,民营经济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上海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实力、绩效、信誉等方面在国内各省市中均名列前茅,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显现。 2、主要特点 ●规模方面:在全国民营经济总量中,江浙沪民营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的40%强。 2002年江浙沪民营企业总户数达到7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18.3万人、总注册资本6993.3亿元,分别占全国民营经济的31.1%、29.9%、28.3%,江浙沪三地个体私营经济产值9835亿元,占全国个私经济总产值的比例超过40%。 ●速度方面:跨入新世纪后,长三角区域内民营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2002年与1999年相比,江浙沪民营企业总户数增长194%,从业人员数增长210%,总注册资本增长277%,分别高于全国增长的161%、169%和241%。同期也高于广东省民营企业总户数和总注册资本增幅达23和36个百分点。 ●企业个体发育方面:长三角区域内上规模民营企业相对较多,民营企业的个体实力相对较强。 从2001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看,江浙沪上规模民营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总户数的40.41%,比江浙沪民营企业占全国民营企业总户数的比例31.13%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说明长三角地区不仅有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群落,还形成了数量多、实力强的大型民营企业群。与广东上规模民营工业企业相比,江浙沪上规模企业在户均实现增加值方面略处下风,但户均实现利润则几近广东的两倍,这可以理解为江浙沪大型民营企业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二、长江三角洲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背景 (1)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这种分工和产业转移过程是以区域性要素资源的竞争优势为依据展开的。对于区域内各地而言,机会转瞬即逝,只有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区域经济主体联动发展的自觉意识,加快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实质推进,将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整合成为区域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把握未来发展的先机。 (2)从国内看,珠三角、京津唐与长三角三大主要区域经济各有优势,基本处在一个水平上。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创新,实质推动区域经济进程,才可能获得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并对下阶段各大区域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3)从区域内部看,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产业分工和政策协调,使各方利益得到有效整合,则已经抬头的区域内各地间的恶性竞争将愈演愈烈,会直接影响各市(县)的经济利益,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