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了对敌经济斗争。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大后方基地、采取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敌伪掠夺计划、发展生产、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等措施,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政策,增强了抗战的经济力量,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经过中国人民的八年浴血奋战,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结束。然而这个胜利的取得是付出了高昂代价的。从八年中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来看,有不少值得深思和借鉴的问题。 一 日本侵华战争是日本法西斯政治的继续,也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实行先强兵而后富国的军事冒险的军国主义政策。1875年,日本通过《朝日江华条约》,加快了对朝鲜的掠夺和剥削。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割去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赔款,并以此为基础,实行金本位,一跃而为殖民主义国家。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从俄国手中抢到旅顺、大连和南满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又从德国手中取得中国的胶州湾。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得逞,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27年《田中奏折》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主张,反映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方针政策。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的打击,加深了日本内在矛盾所引起的经济、政治危机,加快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步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多次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战争是日本资本积累的泉源。 1936年5月,日本法西斯军人控制下的广田内阁恢复了“海陆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以上者充任”的旧条例,军部直接掌握了国家一切大政方针和国家预算的决定。同年8月7日,广田内阁确立了“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的侵略方针,同时提出“首先使华北迅速成为防共亲日满的特殊地区”①。日本军人政权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强化法西斯统治疯狂地对外扩军备战的过程。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创伤尚未医治好,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危机。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受到日益迫近的经济危机的威胁,加紧准备和扩大侵略战争。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深感无力从经济上与英美进行旗鼓相当的竞争,转而用军事的手段,分割世界。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者敢于把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矛头首先对准中国,主要是由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决定的。 战争的发生与发展总是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的。中日战争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的战争。毛泽东说,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②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前,日本的军事力量,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比中国占优势。日本有陆军常备师17个师团。日本海军居世界第三位,拥有190余万吨位;陆海军航空队共有飞机2700架③。中国的陆海空军,无论质量或数量都远在日本之下。抗战开始时,陆军能使用的步兵为89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海军只有5900吨位,空军飞机共有600架,能用于作战的仅300架④。中国军队装备差,与经济力量弱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工业、技术都很落后,所有的重武器和新式武器,自己不能制造,都靠从国外输入。日本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1937年国民收入总额188亿日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30亿元;而中国则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产业(包括工矿、交通)资本仅有17.7亿余元国币。1936年,日本的钢产量已经达到518.9万吨,而中国仅4万余吨。现代战争是军事力量的竞赛,也是经济力量的竞赛,中日双方力量悬殊,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敢于迅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依据。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一开始就得到英美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在经济上和军事物资上的帮助。据日本工商省统计,美国对日军需品贸易占其全部对日贸易的比率:1937年为33.5%;1938年和1939年都为34.4%;1940年为38.7%。日本的重要军事物资,如石油、钢铁、飞机、汽车等有许多是美国输入的,1938年美国输日作战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但自1940年美国对日本实行禁运石油,使日本需要石油为动力的飞机、战车、军舰和一切现代化工业设施,在两年之后因贮存的石油耗尽,无法启动。资源匮乏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致命伤。为此,日本侵略者在战争开始时提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和“三月亡华”的口号;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又在经济上提出“以战养战”的新战略,以达到其灭亡中国的目的。 二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