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规模技术理论看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作 者:
宓红 

作者简介:
宓红 宁波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

原文出处:
亚太经济

内容提要: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之一。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浙江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利用这些优势,“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3)04-0065-0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注:《全面建设小康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P29)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浙江民营企业在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中逐渐放眼全球,从打拼国内市场上升到了拓展海外市场,从利用国内资源升级到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虽然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较高,但浙江民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在对外直接投资上也已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就从小规模技术理论出发谈谈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益繁荣。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经济落后国家的企业如何拥有竞争优势?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WELLS)1983年出版《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用小规模技术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第一、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规模生产技术。需求有限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收益,这个市场空档正好被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所利用,他们以此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和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另一特征表现在鲜明的文化特点上,这些境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如华人社团在食品加工、餐饮、新闻出版等方面的需求,带动了一部分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而这些民族产品往往利用母国的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

      第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相比,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当然这一特点也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其产品的营销策略往往是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树立产品形象。以创造品牌效应。美国学者巴斯基特(Busjeet)对毛里求斯出口加工区外国制造业的调查证实,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推销产品的广告费用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公司。在被调查的产业中,96%的发展中国家公司广告费用占其销售额的比例低于1%,而在发达国家的同行业公司中,21%的公司广告费用占其销售额的比例超过3%(注:郭铁民等编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10月出版)。

      小规模技术理论没有一概而论地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而是区别了不同产品和不同市场。它认为在民族产品、与小规模技术相联系的非名牌产品上,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是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的。威尔斯的理论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规模技术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这个“相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而,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当地企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竞争优势。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正是具备了这种相对优势。

      二、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浙江民营企业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资料计算,2002年浙江民营企业100强的平均资产总额达109,775万元,平均净资产达50,964万元,平均营收总额达133,564万元”(注:根据浙江在线网资料计算)。虽然和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拥有的资产无法相比,但浙江民营企业已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实力。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群落式的组织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据资料统计,浙江年产值10亿到5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91个,年产值50亿到10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13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民营企业群落有4个。众多民营企业群落的兴起和壮大,提升了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具备了竞争优势。

      下面就从小规模技术理论来阐述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1、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

      尽管浙江民营企业不能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那样,利用垄断技术,获取高额利润,但是浙江民营企业却能在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市场结构中,拥有大公司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也有了向外实行技术转移,在全球范围内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经营资源转移,是经营资源从边际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向经营资源边际生产率相对而言较高的地区的转移。虽然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浙江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能说拥有多大的优势,但相对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来说,仍会拥有比较优势的落差,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优势产业,而这一产业也是浙江民营企业较为集中和占有优势的产业。如浙江民营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既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是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复合型新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太贵,不愿意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又做不了。这是浙江民营企业的特殊优势。同时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良好。虽然浙江民营企业没有雄厚的财力投入研究与开发工作,但对事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其创新热情同样很高,2002年全省私营企业投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资金319.66亿元,科技投入有效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质地,目前已有2068家私营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75家私营企业获得欧洲CE认证”。(注:数据来自于浙江省统计局网)不仅如此,不少民营企业在技术上的个性亦十分明显,并善于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的夹缝中立足。

相关文章: